约9780字。
高考文言文常考实词容易忽略的义项
1、卑
①<形>地势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
②<形>低劣;差。《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③<动>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
2、用命
用:①<动>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②<介>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③<介>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命:听命
用命:1、效忠,听命。2、效命,奋不顾身地工作或战斗。
①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今吾有百万雄师,更赖诸公用命,何患不成功耶!
3、 诘
①<动>责问;追问。《狱中杂记》:“主者口呿舌挢,终不敢诘。”
②<动>追究;穷究。《察变》:“实则今兹所见,乃自不可穷诘之变动而来。”
③<动>查办;处罚。《管子?五辅》:“诘诈伪,屏谗慝。”
④<动>询问;探问。《柳毅传》:“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上?’”
4、勒
①<名>带嚼子的马笼头。《汉书?胸奴传》:“鞍勒一具,马十五匹。”
②<动>约束。《后汉书?马援传》:“廖性宽缓,不能教勒子孙。”
③<动>强制。《隋书?食货志》:“于是侨居者各勒还本居。”
④<动>率领;带领。《信陵君窃符救赵》:“勒兵,下令军中。”
⑤<动>雕刻。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动>勾画。《图画》:“白描,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5、迫
靠近
①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
6、检
①<动>收敛;约束;检点。不以其节检物。释义:不拿自己的操守来约束他人。
7、物
①<名>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三国志•胡质传》不以其节检物。释义:不拿自己的操守来约束他人。
8、微
①<形>隐蔽;不显露;穿便装。《左忠毅公逸事》:“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②<形>深奥;微妙。《屈原列传》:“其辞微,其志洁。”
③<形>小;微小;少。《石钟山记》:“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④<形>轻微。《庖丁解牛》:“动刀甚微。”
⑤<形>地位不高;没有名望。《陈情表》:“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⑥<副>偷偷地;悄悄地。《信陵君窃符救赵》:“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