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7110字。

  文言文阅读:序跋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林泉随笔序
  [明]吴廷翰
  林泉随笔记一卷,凡百二十二首,翰外祖淮浦先生张公之所述也。先生天质秀异,气骨清莹,少孤贫,力学,勇猛绝人。长博邃群典,洞达天人之蕴。修身守道,益以困厄。盖累踬而不踣,既老而弥烈。大风寒雪,终日不食观其色冲冲然独处一室凝尘满几有叩之者若发清磬于明堂太庙之中其音琅琅然使人心厉而神肃。荷苙垂钓,得意放歌,响振江皋。枕蓑而卧,起舞颓然,群儿笑而相逐,弗顾也。其志盖凌驾千古,而泥淖一世;其气象则真挺乎若松柏之据大壑,而上干青云;矫乎若神鹤之遨九天,而下俯凡宇。其风韵襟怀,则击壤①以还未之多见;其所造诣,则山巅水湄之间,幽岑寂寞,有非鄙夫野人之所能窥者也。
  翰童时,先君子澨东先生使从先生游。先生授以《大学》《中庸》,为之解说,惜未喻其至论。古今上下亘数千百年,帝王升降之数,国家成败之迹,君子小人之所以分,中国夷狄之所以异,则犹历历在耳。使翰一念感动,三十余年有所恐而不为恶,有所恃而为善,犹若见先生于几席之上、床榻之前,为之供笔研而扶杖屦,其感人动物之功何如也!
  先生既没,其所著录皆散落不存。此篇为先君子所收,一日,以示翰曰:“此汝外祖手笔也。其中多格言,宜谨识之。”翰奉以读者三十余年,犹以为记事之书也。至读《论李氏中和集》,所谓“气则养性,性则乘气。气存则性存,性动则气动”。乃感而叹曰:“此先生之所独见也。”又读《论柳子钴鉧潭西小丘记》,所谓:“君子必有游息之物,高明之具,使之清宁平夷,乱虑滞志,无所容入。”则又叹曰:“此先生之所养也。”至论诸儒为学,而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又曰:“何天之衢,亨。”“是故博以求之于散漫不一之途,约以会之于混融大同之域,然后足以为学。”则作而言曰:此足以见先生之所学矣!
  是此闲言剩语之中,而平生所学几不出此,此岂可泯乎!于是谋入梓以传,而述其大致于此。若夫嗣先生之学,以求无愧于先生之言,与先君子之所示,则翰虽至愚,犹幸而能读先生之书于今日也!
  (选自《吴廷翰集》,有删改)
  【注】①击壤:比喻太平盛世。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洞达天人之蕴               蕴:深奥之处
  B.惜未喻其至论               喻:表达,说明
  C.帝王升降之数               数:定数,命运
  D.君子必有游息之物        游息:游玩和休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既老而弥烈                            ②赂秦而力亏
  B.①矫乎若神鹤之遨九天               ②近乎卜祝之间
  C.①则击壤以还未之多见               ②恐年岁之不吾与
  D.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就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学识渊博、气度超群、放荡不羁,虽有凌云之志却一生困厄的高洁之士,为下文的叙述和议论张本。
  B.文中记叙了先生对作者父亲的谆谆教导,先生对帝王盛衰、国家兴亡、君子小人等的见解也对作者的为人处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作者反复诵读淮浦先生的文章,体会到先生不仅通读各类文献典籍,而且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足见其学问之高、涵养之深。
  D.本文情感充沛,在描写、叙述中表达了对先生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语言整散结合,比喻、铺排等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本文的抒情色彩。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终日不食观其色冲冲然独处一室凝尘满几有叩之者若发清馨于明堂太庙之中其音琅琅然使人心厉而神肃。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枕蓑而卧,起舞颓然,群儿笑而相逐,弗顾也。
  (2)是此闲言剩语之中,而平生所学几不出此,此岂可泯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
  [宋]欧阳修
  某闻传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
  《诗》《书》《易》《春秋》,皆善载事而尤文者,故其传尤远。荀卿、孟轲之徒亦善为言,然其道有至有不至,故其书或传或不传,犹系于时之好恶而兴废之。其次楚有大夫者,善文其讴歌以传。汉之盛时,有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扬雄,能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