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小题,约53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妒忌(dù jì) 嗔视(chēng) 遒劲(qiú) 水门汀(tīng)
B、蓦然(mò) 剽悍(piāo hàn) 絮叨(dāo) 泱泱(yāng)
C、庇荫(bì yìn) 旺相(xiàng) 告罄(qìn) 叱咤风云(chì chà)
D、眼睑(jiăn) 亢奋(kāng) 撺掇(cuān duo) 呷呷嘴(xiā)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少舒(伸展) 进退维谷(困境) 羁绊(马的缰绳)
B、略胜一筹(计数的工具) 相得益彰(明显) 毛骨悚然(毛发直立)
C、面面相觑(看) 冻饿之虞(忧虑) 及其日中如探汤(热水)
D、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颦蹙(形容痛苦的样子) 惊鸿(形容美人体态轻盈)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眼花缭乱  石破天惊 妥帖  B、慷慨以赴  本色当行 逞能
C、戛然而止  叹为观指 斑斓  D、斑斑驳驳  低回婉转 静穆

4.下面翻译句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夫)往旁边看发现田野有麦场,场主堆积的柴草在上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B、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然人有上百只手,手有上百个指头,不能指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才出来时距离人近,但是到了中午时候距离人就远了。)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敌人的。)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
B、我们要摆正决心,克服困难,夺取更大进步。
C、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D、石拱桥比较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早。
6.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  )
A、老师问我:“你知道‘心旷神怡’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B、读了《<还乡梦>自序》一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
    “马的确难画,竹有什么难画呢?照我们现在这种描法,岂也不很容易又很好看吗?”“容易固然容易.但是这么‘依样画葫芦’,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布置。画家选择竹的最好看的姿态,巧妙地布置在纸上.然后成为竹的名画.这选择和布置很困难,并不比画马容易.画马的困难在于马本身上.画竹的困难在于竹叶的结合上.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其实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都会讲究.所以在中国画法上.竹是一门专门部分.平生专门研究画竹的画家也有。”
“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凡画一物.只要能表砚出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就是佳作了。所以西洋西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符号只要用墨笔就够了。原来墨是很好的一种颜料,它是红黄蓝三原色等最混合而成的.故墨画中看似只有一色,其实包罗三原色,即包罗世界上所有的颜色.故墨画在中国画中是很高贵的一种画法。故用墨来画竹.是最正当的.倘然用了绿颜料.就因为太像实物.反而失却神气.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这叫做‘朱竹’,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撇的。你想,世界上哪有红色的竹?但这时候画家所描的.实在已经不是竹,而是竹的一种美的姿势,一种活的神气.所以不妨用红色来描.”爸爸说到这里,丢了手中的木炭.立起身来结束说:“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来取这样的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