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480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学习目标:
1、鉴赏《赤壁怀古》与《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
2、通过鉴赏,归纳怀古词所采用的艺术手法与抒发的思想情感。
3、通过学习诗歌,领略苏轼和辛弃疾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
二、作者及背景苏轼出身寒微,自幼好学,精通诗词散文书法,20岁随父亲科举名满天下。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自此历经宦海沉浮,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由于不能见容于任何一方,多次遭到贬谪。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入狱,被贬黄州。后又被贬惠州、儋州。被称为“天下奇才”。辛弃疾北宋灭亡,从小立志恢复中原,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二千人,投入耿京麾下。后耿京被叛徒所杀,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擒回叛徒擒交给南宋朝廷处决,成为名噪一时的少年英雄。从此开始了在南宋坎坷的仕宦生涯。由于是主战派,屡遭当权者猜疑,落职闲居。晚年镇守镇江知府,准备北伐。但他反对轻举冒进,与当权者不合而落职,1207年病逝。临终时还大呼“杀贼”。被称为“文武双全”。
三、对比研读(一)题之联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怀古诗词 临古地怀古咏史诗,主要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顾及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景交融“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长于议论精辟
(二)景情联读这两首词作者所见所想是什么?
所见:大江、浪故垒、乱石、惊涛、千堆雪(苏词) 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词)所想:公瑾当年,雄姿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