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30字。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学实录
  一、导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两句诗可谓写尽了登高的豪情。古人登高必赋,他们或思乡,或怀人,或伤己,或怀古;或喜,或忧,或歌,或哭,留下了大量的优秀诗作。然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昌耀的这首《峨日朵雪峰之侧》,无论是语言还是情感都为我们呈现出别样的意味,这大概就是新诗之所以称为新诗的魅力之一。
  今天我们这堂课有三个学习任务,一是赏析诗歌的标题,二是揣摩诗歌的视角,三是分析分行和意象。
  二、赏析诗歌的标题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标题——峨日朵雪峰之侧。老师试着将它改了一下,改成了——无名山峰的一边。大家比较一下哪个好,为什么?
  生1:“峨日朵雪峰之侧”更好。“峨日朵”应该是当地人——可能是少数民族对那座山峰的称呼,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但总比“无名山峰”要好。
  生2:“雪峰”和“山峰”相比,换了一个“雪”字,感觉大不相同。
  师:是的。“峨日朵”应是当地藏族或蒙古族对这座山峰的称呼,它给习惯了汉语表达的我们带来了一种“陌生的新奇感”。另外,“之侧”比“的一边”更简洁,更书面化,还带有一点文言色彩。事实上,诗人昌耀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表达新奇、文字典雅,注重形象的美感,这些都是他诗歌语言的标志性特征,诗题也不例外。
  我们再来看他的另外两首著名诗歌的标题——“鹿的角枝”“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和“鹿角”“雪天里的藏族女人和她的家人”相比较,哪一种表达更好?为什么?
  生3:很明显,“鹿的角枝”比“鹿角”好。好在表现出了鹿角那种像树枝一样散开的美,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生4:“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这个标题有点奇怪。雪后面加了个句号,很突兀。“土伯特”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土伯特女人其实就是昌耀的藏族妻子,“土伯特”出自清代文献对藏族的称谓。这首诗写的就是昌耀经历长期离别后见到妻子儿女的场景。标题与“雪天里的藏族女人和她的家人”相比,文字是烦琐些,但更有情味,更能表现那种家人久别重逢的欢乐。
  三、揣摩诗歌的视角
  师:接下来,我们来欣赏诗歌。课前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为这首诗画一幅意境图,请看这两位同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