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字。
9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
基础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辛弃疾,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便不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样长期在任,亦政亦文。他是贾谊、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① 。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因此,辛弃疾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的,②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 )的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无用武之地 望眼欲穿
B.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怀才不遇 望眼欲穿
C.半途而废 忧心如焚 无用武之地 无能为力
D.浅尝辄止 忧心忡忡 怀才不遇 无能为力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们今天读其词,会清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的哭诉和表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北宋有三位词人都对词的发展进行了大胆的“变革”,请分别概括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变革”的主要成就。每点不超过10个字。
词至柳永一变,他把词从深闺重楼里拉出来,词的抒情主人公不再是深闺里的思妇怨女,而是市井平民;他采纳市井新声,因而“凡有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