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字。
第三单元 10.1 苏武传
重难点:
一、写作背景
匈奴,是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的民族。秦末汉初以来,匈奴首领以其控弦之士30余万,东败东胡,西逐月氏,北服丁灵,使“诸引问弓之民,并为一家”,不断南下袭扰。汉高祖刘邦曾亲征匈奴,却被围于白登山,只能屈辱和亲。后经过六十多年,尤其是“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后,至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汉朝开始了对匈奴的几次大规模用兵,至武帝末年,匈奴力量被明显削弱,汉朝北方的威胁基本解除。汉武帝后期,战争虽时有发生,但规模已远不如以前。汉朝的政策也由强硬的武力变为恩威并举,双方遂有互派使者以示亲善的举动。但双方在表面和好的背后,也在窥探着对方的虚实。苏武出使匈奴,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二、作者介绍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 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三、补充资料
《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土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单于壮其节 ②羝乳乃得归 ③得夜见汉使 ④反欲斗两主
⑤诚甘乐之 ⑥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⑦杖汉节牧羊 ⑧宜皆降之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⑤ B.①⑤/②⑦/③⑥/④⑧
C.①⑤/②⑦/③⑧/④⑥ 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
2.下列各项中的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见犯乃死,重负国。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二、填空题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