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字。

  第二单元 6.2 五石之瓠
  重难点: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龟”同“皲”,皮肤冻裂)
  世世以洴僻絖为事(“统”同“纩”,丝绵絮)
  一词多义
  或
  或以封(代词,有的人)
  一食或尽粟一石(副词,有时)
  云霞明灭或可睹(副词,或许)
  夜半,而城上四面鼓噪,敌人必或(动词,迷惑)
  将
  吴王使之将(动词,统率部队)
  田园将芜(副词,将要)
  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虑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动词,用绳结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动词,思考,打算)
  心烦虑乱,不知所从(名词,思想,意念)
  异
  则所用之异也(形容词,不同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代词,其他的,别的)
  上天降异,大变随之(名词,灾害,怪异)
  渔人甚异之(动词,对……感到诧异)
  古今异义
  剖之以为瓢(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古义:江水和湖水。今义:泛指四方各地。)
  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名词用作动词,树,种植;实,容纳)
  冬,与越人水战(名词用作状语,在冬天)
  (2)形容词的活用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功用)
  句式积累
  (1)倒装句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状语后置句,应为“夫子固于用大拙矣”)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状语后置句,应为“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乎江湖浮”)
  (2)省略句
  剖之以为瓢[应为“剖之以(之)为瓢”]
  以说吴王[应为“以(之)说吴王”]
  或以封[应为“或以(之)封”]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应为“何不虑以(之)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
  瓠:葫芦。
  樽:盛酒器。
  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文学常识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
  《庄子》: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的道家经文。到了汉代以后,世人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该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政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