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510字,答案扫描。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习成果认定
  高一语文
  第Ⅰ卷(共26分)
  一、(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_______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_______利用
  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_______、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_______……(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
  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
  C.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
  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
  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
  D.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B.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C.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D.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童子,是指未成年的男子;冠者,是指成年男子,古时候男子在十八岁的时候要行 加冠礼,表示其已经成年。元杂剧角色主要有末、旦、净、丑,女主角称为正旦, 男主角称为正末。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通史,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 秋》三传”。《史记》全书体例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叙述上起黄帝、下 至汉武帝约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C.《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作品,作者鲁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祝福》就是选自《呐喊》。
  D.杜牧,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号樊川,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苏洵,北宋著名散文家,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苏洵与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5.下列加点字词,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良庖岁更刀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为肥甘不足于 口与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⑦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⑧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A.①⑦⑧/②④/③/⑤/⑥                  B.①⑧/②④/③⑥/⑤⑦
  C.①⑦⑧/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⑦
  二 、  (每题 2 分 ,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6~8 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