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400字。  古代诗歌阅读—边塞征戍诗歌专项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①
  钱起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②。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陈琳③书记本翩翩,料敌张兵夺酒泉。
  圣主好文兼好武,封侯莫比汉皇年。
  【注】①掌记:唐代官名,观察使或节度使的属官掌书记的简称。②卢龙塞: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历史上为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③陈琳:建安七子之一,曾为袁绍掌书记,后归附曹操。此处以陈琳借指韦掌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以“雨雪纷纷”点明卢龙塞环境艰苦恶劣,第二句写韦掌记与将士们出征卢龙塞为国戍边;一、二句体现作者对韦掌记的担忧之情。
  B.三、四句视听结合,以万里飞沙、狂风呼啸、鼓角争鸣、旌施凝滞为背景,表现了唐军军容整肃、阵容威武之势。
  C.五、六句中诗人将韦掌记比作陈琳,借用陈琳的典故,表达对韦掌记文采风流的赞美。
  D.七、八句将唐王和汉皇相比,表达对文武兼备的圣主的赞美,表现出对战争胜利的信心。
  2.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送别诗却具有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新意,请从场景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无衣《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3.下列关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芣苢》是劳动之歌,以人们采摘芣苢的六种动作,表现劳动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劳动的热情。
  B.《无衣》描写秦军同仇敌忾的战争热忱,通过具体战斗场面的描写,渲染了真挚的战斗情谊。
  C.《无衣》采用问答式句法,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使人想像到战士们磨刀擦枪的热烈场面。
  D.两首诗都采用了“赋”的手法,虽然没有“比”和“兴”,却都能引发读者对所描述情境的想象。
  4.《芣苢》与《无衣》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河湟①
  杜牧
  元载②相公曾借箸③,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④,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注】①河湟是湟水与黄河合流处的一片地方,安史之乱后,驻守河西、陇右的军队被抽调去平叛乱,吐蕃乘机占领了河湟地区。②元载:字公辅,唐代宗时宰相,曾上书朝廷,对西北边防措施多所筹策,后因事被捕下狱,诏令自杀。③借箸:《史记》中,张良在刘邦吃饭时进策说:“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后用这一词表示代人筹划。④衣冠就东市:指汉景帝时晁错任御史大夫,对于削藩有好建议,却因皇帝听信谗言,仓促错杀,“衣朝衣,就东市”。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河湟”地名为题,十分醒目,寓主旨于诗歌中,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B.前四句全部叙述事件,不着议论,但要表达的是非鲜明的爱憎情感却溢于言表。
  C.颈联写河湟百姓的浩然正气,在一抑一扬中传达出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的信心。
  D.整首诗写得劲健而不枯直,阔大而亦深沉,有鲜明的对照,亦有强烈的讽刺色彩。
  6.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唐]李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①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里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7.下列对两首唐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诗首联中“千里”与“片时”比照,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反衬下文自己久留不得归家的惆怅之情。
  B.马诗颈联写景由远到近,“入”字写出夕照逐渐暗淡的动态过程,也表明诗人伫望之久、乡愁之深,近一步渲染出感时伤逝的情绪。
  C.李诗首联中“旧是”一词说明五原这片草丰景美的土地曾被吐蕃占据,透露出诗人失而复得的欣慰,也暗含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D.李诗颔联用“笳声”这一意象,蕴含着忧伤的情调,营造出悲凉的气氛,微妙地表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