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00字。 13 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隘(ài) 跋涉(shè)
停歇(xiē) 稀罕(hàn)
B.慰藉(jí) 赤裸(luǒ)
魅力(mèi) 敞开(chǎng)
C.发掘(jué) 纠葛(gé)
陌生(mò) 僵死(jiāng)
D.逊色(xùn) 摊开(tān)
音讯(xìn) 吟啸(xiào)
答案:C
解析:A项,“罕”应读“han”;B项,“藉”应读“jiè”;D项,“讯”应读“xù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 ,于永恒中生存。
(2)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逐渐地 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3)有 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安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A.共鸣 熟悉 修养
B.共振 熟习 教养
C.共鸣 熟习 修养
D.共振 熟悉 教养
答案:D
解析:“共鸣”,指物体因共振而发声或由别人的某种情绪引起相同的情绪;“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熟悉”,知道得清楚;“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②此等轻松风趣的好书,每天只读上几页,竟然不忍卒读,希望与此书的缘分尽量延续得久些才好。
③演播大厅里,王老师讲起诗词故事,侃侃而谈,坐而论道,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响起阵阵热烈的掌声。
④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熏陶,中国大自然文学热方兴未艾,必将迎来属于它的文艺复兴。
⑤在这个冬雪飘飞、梅花绽放的南方小城,张升和阔别了十年的几位好友相聚于此,青梅煮酒,把酒言欢,共叙天伦之乐。
⑥《辉煌中国》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此处望文生义。③“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此处褒贬失当。⑤“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适用对象不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跨境旅游需求推动了全球游客数量的增长,中国、加拿大、法国、美国等国持续表现出稳定的跨境消费增长。
B.法治教育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加大课时量,课时总量和学生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一味地做“加法”无疑是与“减负”的初衷相违背的。
C.从“耕地红线”到“生态红线”,这不仅彰显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实践路径的创新,而且是对我国国土空间保护的一次拓展和深化。
D.中国建筑围绕“拓展幸福空间”的企业使命为核心,构建社会责任体系,全面落实社会责任理念,在海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答案:B
解析:A项,成分残缺,“表现出”缺少中心语,句末应加上“态势”;C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内容位置不当;D项,结构混乱,“围绕……为核心”句式杂糅,可去掉“为核心”或将“围绕”改为“以”。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哲人有言,“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 。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的。
A.更重要的恐怕是提炼和升华心境
B.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
C.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恐怕是更重要的
D.提炼和升华心境恐怕是更重要的
答案:B
解析:A项,“提炼和升华心境”与前句的“知识的增长”结构不对应;C项,与前句“读书给人带来的”不连贯;D项,句子结构不对应,前面句子意思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是知识的增长”,后面也应是“读书给人带来的更重要的……”。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谈 读 书
朱光潜
①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且是全人类的事。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被湮没,全靠书籍记载才流传下来。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也就是说是人类文化学术前进轨迹上的里程碑。我们就现阶段的文化学术求前进,必定以过去人类已得的成就为出发点。如果抹杀过去人类已取得的成就,我们说不定要把出发点移回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纵然能前进,也还是开倒车落伍。读书是要清算过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