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670字。

  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课内整篇阅读)
  篇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大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D.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可以兴,可以观   兴:激发人的感情
  B.敏于事而慎于言   敏:敏捷
  C.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知晓,明自
  3.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
  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
  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
  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君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