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80字。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测评语文试题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每小题1分,共8分)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馨香盈怀袖, 。 (《庭中有奇树》)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的诗句是
, 。
4. 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是“ , 。”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5.《野望》中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并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的句子 , 。
6.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 , 。
7.据报道,宁波到杭州的火车将开行国产“和谐号”动车组,时速达到200公里,宁波到杭州只需一个小时,真是“ , 。”(用郦道元《三峡》中的句子回答)。
8.“前事不忘, 。”世界上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清楚战争的危害,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15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荻港(dí) 业已(yǐ) 摧枯拉朽(xiǔ)
B.要塞(sài) 镌刻(juān) 篡改(cuàn) 殚精竭虑(dàn)
C.歼灭(qiān) 仲裁(zhòng)杀戮(lù) 惨绝人寰(huán)
D.悄然(qiǎo) 辱没(mò) 铭记(míng) 屏息敛声(bǐn)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也晃起来(载重自行车)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B.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C.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的举办,不但可以让民族经典音乐艺术得于传承和发展,而且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音乐普及水平。
B.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1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根本没有一点坚强的信念。”加点词的词性依次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
B“目瞪口呆”“发泄情感”“甩在地上”“大致精确”的短语结构都不相同。
C.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