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40字。
德州一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作业质量检测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德州一中 孔明
一、积累运用(28分)
晓明同学在九年级《朗读者》活动上分享并朗诵了自己课外搜集并整合的一段文字资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君子处shì??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①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要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周易集注》云:“自强不息,犹云至公无私。”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前pū??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朗读前,晓明同学对加点字的读音无法把握,请你帮他在括号内标出读音。(2分)
(1)受益匪浅( ) (2)精髓( )
2.请根据语境为晓明同学资料卡上的¨填上相应的汉字。(3分)
(1)zhēn¨言( ) (2)处shì( ) (3)前pū??后继( )
3.晓明同学的资料卡中,有个成语运用错误了,你能判断出来吗?( )(3分)
A.理至易明 B.生生不息 C.首当其冲 D.墨守成规
4.晓明同学资料卡中划“ ”的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帮他修正:(2分)
①
②
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B.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了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
C.华科附中校长鲁周超介绍:该校计划组织心理专家、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疏导学生因疫情及中、高考带来的紧张、焦虑情绪。
D.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常用这些借代:用“手足”指代“兄弟”,用“庙堂”指代“朝廷”,用“桃李”指代“学生”,用“社稷”指代“国家”。
B.《湖心亭看雪》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张岱在文中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出西湖雪后奇景。
C.雨果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D.古人把一夜分成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 《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其中“更定”就是指这个时候。
7.诗歌默写。(12分)
(1)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须晴日,_____________,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4)_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杜甫《月夜忆舍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苏轼《水调歌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6)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我们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填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永不言弃,我们就一定会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天。(用《行路难(其一)》中诗句填空)
二、阅读(51分)
(一)(7分)
8.请结合阅读方法和助读资料,完成下面的阅读任务。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诗题切入
明意象 30年代——《向太阳》《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太阳》《太阳的话》《我爱这土地》
《复活的土地》《黎明》
40年代——《土地》《火把》《篝火》《太阳》
50年代——《启明星》
70年代——《光的赞歌》 (1)浏览《艾青诗选》部分目录,你发现诗题中的主要意象有_____和____。(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