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90字。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
  一(26)
  1.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主题词 诗词文内容 理解
  美好 野芳发而幽香,(1)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______,(3)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春夏美景
  漫天飞雪
  果敢 (4)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人生自古谁无死?(5)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临危受命
  舍生取义
  爱国 了却君王天下事,(6)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欲为圣明除弊事,(7)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建功立业
  忠君报国
  大气 (8)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9)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豁达乐观
  无私奉献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狡黠(xiá)   粗犷(kuànɡ)   摩肩接踵   眼花瞭乱
  B.庇(bì)护    玷(diàn)污    袖手旁观   中流砥柱
  C.干涸(hé)    纤(qiān)细    大庭广众   相形见绌
  D.炽(chì)热   倔(jué)强     提心吊胆   耳儒目染
  校学生会开展“走近传统之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3.下面是活动宣传材料中的一段话,有几处不恰当,请按要求修改。(3分)
  A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被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B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溶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说法。C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五彩斑斓的民俗活动。
  ①A句中词语重复,应删去      。
  ②B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③C句中有词语使用不恰当,应将改为           。
  4.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4分)
  ①根据你对节气的了解,填写下面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         。
  ②根据节气先后,给下面杜甫的三首诗歌排序          。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玉露调伤枫树林,山巫峡气萧森
  5.同学王晓认为现代社会了不了解节气无所谓,节气也没有什么用处,请你结合本题中的材料内容来劝说他。(3分)
  6.名著阅读。(5分)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林冲见了,说道:“天赐其便。”只见那人挺着朴刀,大叫如雷,喝道:“泼贼,杀不尽的强徒,将俺行李那里去!洒家正要捉你这厮们,倒来拔虎须。”飞也似踊跃而来。林冲见他来得势猛,也使步迎他。
  ①文中的大汉是谁?
  ②林冲为什么说“天赐其便”?
  (2)有人认为:《水浒传》中的好汉,武松“只认恩怨,不问是非”,李逵“只认兄弟,不认是非”,这既是江湖人士的特点,也是江湖人士的道德缺陷。请选择其中一位好汉为例加以说明。(2分)
  二(44)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3题。(21分)
  【古诗阅读】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 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