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450字。
现代文阅读(说明文)
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①古时候,埃及人把铁叫作“天石”。他们在建造金字塔时就已经用到了铁。那时候,铁和金子一样,很不容易找,他们所用的铁,大约有一部分来自天上掉下来的陨石。
②阿拉伯人也有这种传说,他们说:“铁是出产在天上的,天把金雨落在沙漠上,金子变成银子,银子变成铁。”
③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在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④但是距离现在几千年之前,铁还没有普遍应用,因为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毕竟很少。
⑤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4.5%的铁,地壳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要算是最多的了。
⑥人们学会从矿石里炼出铁来,是公元以前的事。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直到19世纪,铁的生产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炼铁工业。
⑦从小螺丝钉到大型机器,从刀剑到大炮坦克,都需要铁,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⑧铁不但在工业上这样的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⑨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大量的铁从各种岩石里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豌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时间久了,就形成铁矿。
⑩_____。
??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都要发生恐慌,植物的花就要褪色,失去香味,叶子就要枯萎,人和动物也要贫血。有了铁,才有叶绿素。靠着叶绿素,植物才能吸收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淀粉,放出氧气。有了铁,动物的生命才有保证。在脊椎动物的血液里,铁是红血球里的血色素的主要成分,在无脊椎动物的组织里,也少不了铁。
??铁真是一种奇妙的“天石”。
(1)对铁被称为“天石”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铁和金子一样,很不容易找,所以被称为“天石”。
【乙】古代人们所用的铁,大多是天体中的天然铁块落到地球上形成的陨石,所以称为“天石”。
【丙】古代时铁很稀有,且一部分是来自天上掉下来的陨石,所以被称为“天石”。
(2)结合上下文,在第⑩段画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这就是地球上铁矿形成的原因。
【乙】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
【丙】动植物的生存也需要铁的滋养。
(3)“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担当。自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中国政府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从国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 ① (减弱、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材料二】
“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C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0%左右,超额完成先前确定的17%的目标。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要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18%这一约束性指标。而2017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6%,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多亿吨,已经超过对外承诺的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及其与国外对比表
【材料三】
2017年年底,我国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作为环境保护的倡导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