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080字。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诗歌的事物形象
  一、事物形象分析
  例1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注】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莫:莫非。
  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②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回到哪里去。
  ③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
  诗歌解读: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这大好的春光,可是春天却只稍稍停留便离去了。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随着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一片碧绿的山野间传来一声声杜鹃的啼叫声,杜鹃即使无情,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沉默不语,黄昏时分忽然下起了潇潇细雨。
  【作品分析】
  《蝶恋花•送春》是宋代词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惜春词,词的上片抒发对春天眷恋的感情,下片抒发伤春的感情,全词通过描写外缕垂杨、飞絮缱绻、杜鹃哀鸣、春雨潇潇,构成一副凄婉缠绵的画面,一个多愁善感、把酒送春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活现在这幅画面中。词句清丽,意境深远。
  朱淑真在少女时期曾“天资秀发,性灵钟慧”(魏仲恭《朱淑真断肠诗词序》),写过欢快明丽的《春景》诗:“斗草寻花正及时,不为容易见芳菲。谁能更觑闲针线,且滞春光伴酒卮。”——她要趁春光明媚而及时地去寻觅鲜花,去与女伴们斗草戏耍。这不仅因芬芳秾艳的春景不易常见故而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由大自然的春光唤醒了自己的青春之感,激发了对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因而她不肯为闺中“女训”“女诫”所拘钳去拿针缝线学什么无味的女红,而要欢欣喜悦地举起酒杯,邀请春天这少女般的伴侣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曾几何时,在经历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后(传说她“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郁不得志”,“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朱淑真写下了这篇悲凄幽悒的词作。
  宋代有不少“惜春”词。暮春景色不外乎柳絮纷飞,杜鹃哀呜,暮雨淅沥,抒发的不过是作者的惋惜之情。然而,女词人朱淑真却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贴切的拟人手法,将暮春景色表现得委婉多姿、细腻动人,在宋代诸多惜春之作中,显出它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词中首先出现的是垂杨。“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
  ……
  例2
  鹧鸪天•桂花①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②。
  【注释】①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②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答案:
  ①这首诗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
  ②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
  ③ 诗人抒发了对桂花“的”赞美(喜爱)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
  诗歌解读: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抄,只留给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桂花色淡香浓,应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