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00字。

  高考作文写作备考:肉体静止,精神圆满 导写及范文示例
  作文题:
  材料:翻译家傅雷先生在论及弹琴不应投入过多的体态表演时,教导儿子钢琴家傅聪:“只有肉体静止,才有精神上的圆满。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我很想知道你怎么看?”
  请以傅聪的口吻,围绕以上问题向傅雷回信。
  要求:(1)书信格式;(2)不少于800字。
  审 题
  抓类型:观点类  思辨类
  抓任务:
  (1) 以傅聪的口吻回信(注意书信格式、注意口吻态度)
  (2) 针对“肉体静止”和“精神圆满”的关系谈看法。
  (3)适用范围是弹琴时,要和艺术有关,不要泛谈精神
  抓对象:肉体静止VS精神圆满
  抓态度:傅雷认为“肉体静止”是“精神圆满”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抓思辨:
  (1) 肉体静止,精神未必能圆满。
  (2) 肉体共振,精神也可能圆满。
  亮观点:《让肉体与精神共振》
  思路梳理
  1.引材料:
  (1) 名言引:《礼记》有言“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2) 事例引:帕格尼尼在弹奏小提琴时始终全情投入,肢体表达也很丰富。
  (3) 现象引:舞者在舞动的过程中演绎出舞蹈的韵味,感悟精神的圆满。
  2.归因分析:为何傅雷强调弹琴时,肉体静止才能精神圆满?
  (1)肉体静止使演奏者沉浸于精神世界中,使艺术和灵魂达到高度契合。
  (2)精神圆满往往是刹那的机遇,肉体静止时更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
  (3)精神思考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有限的资源,肉体若是消耗过多就难以集中精神思考。
  3.傅雷观点的弊端(不合理之处):
  (1)艺术是人情感的表达,肢体语言也可以表达情感,一味压抑肢体表达,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艺术本身的目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