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080字。
对比阅读(人物传记)
“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研学小组收集了有关孤山的古诗文资料,请你阅读这些资料,跟着莲莲到孤山一探究竟吧。
(甲)
山园小梅
[北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①,不须檀板②共金尊。
(乙)
《水经注》曰:水黑曰卢,不流曰奴,山不连陵曰孤。梅花屿介于两湖之间,四面岩峦,一无所丽,故曰孤也。是地水望澄明,皦③焉冲照,亭观绣峙,两湖反景,若三山之倒水下。山麓多梅,为林和靖④放鹤之地。林逋隐居孤山,宋真宗征之不就,赐号和靖处士。常畜双鹤,豢之樊中。逋每泛小艇,游湖中诸寺,有客来,童子开樊放鹤,纵入云霄,盘旋良久,逋必棹艇遄⑤归,盖以鹤起为客至之验也。临终留绝句曰:“湖外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节选自张岱《西湖梦寻??孤山》)
(丙)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⑥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节选自《宋史??林逋传》)
【注释】①狎(xiá):玩赏,亲近,②檀(tán)板:檀木制成的拍板,歌唱或演奏音乐时用以打拍子,这里泛指乐器。③同“皎”,明亮。④林和靖,林逋,字君复,北宋诗人,下文的林处士是其别称。⑤遄(chuán):迅速。⑥晦迹:隐居。
1.参照表中方法提示,解释加点的字词。
文言词句 方法提示 解释
两湖反景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推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畜双鹤 字音推断法:畜,是一个多音字,作名词时,读chù;作动词时,读x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就稿 查阅字典法:①从事;②就职、赴任;③完成。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孤山”位于杭州闹市,其名常令游客疑惑不解。读了张岱的《孤山》后,请你为游客解说“孤山”得名的缘由。
3.根据语境,请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作批注,并体会其表达的情感和语气。
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
4.《山园小梅》的颔联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丙文“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澄浃峭特,多奇句”的看法赏析颔联的妙处。
5.陶渊明采菊,“悠然见南山”;周敦颐爱莲,“同予者何人”;林处士咏梅,“与姓氏具香”。根据你对陶渊明、周敦颐的了解,结合诗文内容,探究古代文人钟情于梅莲菊等植物的原因。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①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注释】①羌酋:羌族部落首领。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是进亦忧
(2)微斯人
(3)既葬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行拂乱其所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吾谁与归 女有归(《大道之行也》)
C.以母在时方贫 以其境过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