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540字。

  《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公元472年,经友人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任了个侍御闲职。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2..解题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二:预习检测。
  1.①学生注意正音。
  天姥(  )     瀛(   )洲   剡(   )溪     渌(   )水   屐(   ) 
  殷(   )岩泉  栗(   )深林   水澹(   )澹   扉(   ) 
  訇(   )     鸾(    )     觉(    )时之枕席
  ②、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                               越人语天姥  语(yǔ):
  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                               势拔五岳掩赤城  拔: 
  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                               脚著谢公屐  著:(zhuó),
  迷花倚石忽已瞑  瞑:                               熊咆龙吟殷岩泉  殷:
  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             惊:
  2. 整体感知诗词, 梦,总有个入梦前——梦中——梦醒。我们可以再详尽些,试用四字纲要来表述其游程(要求每句纲要中都含一“梦”字): 
  提示:入梦缘由——(          ) ——(         )——(         )——(         )这是行文的思路,也就是情节线索,我们将其用一条线连缀起来成(山形).
  三:文言知识点:
  1. 古今异义 
  烟涛微茫信难求(信,的确、实在)
  云霞明灭或可睹(灭,暗)    势拔五岳掩赤城(拔,超出)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虎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