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150字。
2022—2023学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注意事项:
1、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共6页,检查是否有漏印、重印或错印后,再开始答题。
3、所有考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题号对应,否则不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凌( ) 空飞舞的敦煌飞天,是衣袂飘飘的娥冠博带,……观塞外长河落日,听江南流水潺潺,赏荷塘月影斑驳, ……语文之美,体现在文字之美、风物之美,人情之美、精神之美、思想之美,丰富并且浩( hàn),绮丽并且深邃,是人类文明的传呈,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人格精神的传递,生生不息,万古长青。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2分)。
①凌 ▲ 空 ②浩(hàn) ___▲___
(2)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为文段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2分)。
▲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东皋薄暮望, ▲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3) ▲ ,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夕日欲颓,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亭亭山上松, ▲ 。(刘桢《赠从弟》)
(6)千里之堤, ▲ 。《韩非子》
(7) ▲ ,志在千里。( ▲ 《龟虽寿》)
(8)《与朱元思书》中表达寄情山水鄙弃名利的句子: _ ▲ , ▲ 。
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4.下面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老校长拍着我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一定要努力学习啊。”
B.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们去破解。
C.会议开始时气氛有些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大家的发言才活跃起来。
D.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新闻,指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 介绍奖金来源这部分内容是消息的主体。
C.“他酒还没沾唇,心早就热了”“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眼睛真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这两句都用了夸张的修辞。
D.白乐天《钱塘湖春行》生动描绘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春光,是一首唱给春日和西湖的赞歌。
6.名著阅读(7分):
(1)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及其他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B.《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C.全书以工农红军的行踪作为线索,以第三人称展开叙述,缓缓揭开了中国红军的神秘面纱,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D.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也是一种长征,虽是神话,但在他们身上,同样体现了人类坚贞不屈、持之以恒的精神。
(2)《红星照耀中国》重点报道了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小静同学读到其中一段感触很深,就在书中空白处写了一些批注,并把这段文字推荐给八年级的同学们。现在请你再读这些文字,适当引用学过的名言警句,也作一些批注。(3分)
书中文段:
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熬夜工作,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他仿佛有一副铁打的身躯。他说这是因为他青少年时代吃过苦的缘故,在父亲的田里干过繁重的农活,学生时代受过严酷的锻炼。那时,他与几位同志组成了一个类似于斯巴达俱乐部的组织。他们常常饿着肚子到华南的山林中做长距离徒步,寒冬腊月去游泳,雨雪中光着膀子,以此来磨炼意志力。有一回,毛泽东用了一整个夏天走遍他的家乡湖南全省。他一路上干农活,以此来维持生活开销,有时候甚至沿街行乞……
你的批注: ▲
(3)“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有什么含义?(2分)
▲
7.综合性学习(6分)
(1)语文课上,李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综合性学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