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70字。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一)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0页。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7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 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共2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第Ⅰ卷     选择题(共27分)
  一、1.每题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位置填写答案。
  2.本大题共11小题,1—4小题,6—7小题,每题2分; 5小题,8—11小题,每题3分,共27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瞥见(piē)   麾下(huī)   强聒不舍(ɡuō)
  B.汲取(jí)     窗棂(línɡ)     间不容发(jiān)
  C.广袤(mào)   解剖(pāo)     自惭形秽(huì)
  D.困厄(è)     几案(jī)      抽丝剥茧(bō)
  2.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著名教学论专家杨启亮先生的话震撼心灵:“每每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写字,不喜欢汉语言文学,不喜欢千古传诵的诗词歌赋,      无知于中国传统文化,就像看到黄河       一样,会      感慨却欲哭无泪,这真是令人心碎的语文教学的命运,因为语文是母语,母语是母亲说的话……”
  A. 茫然     断流     凄然    B. 凄然     截流     茫然
  C. 凄然     断流     茫然    D. 茫然     截流     凄然
  3.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①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烈火冲天,举世震惊。②大火中,它的哥特式尖顶轰然倒塌,拱顶上木制框架被烧成灰烬,三扇雍容华贵的彩绘窗也浴火无存。③在场的巴黎市民纷纷屏息祈祷,希望大火退场。④据专家分析,这场大火产生如此强大的破坏力,原因是塔楼起火迅速蔓延至屋架造成的。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下面句子中空缺处,应填标点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一只小鸭子,通身浅灰色羽毛,毛茸茸稚嫩可喜,不知怎么落了单,在水里慢慢游弋□也有蜻蜓,振动着淡绿色透明的翅膀,在空中飞来飞去□映衬着满目的浮云□暗淡的天色,叫人想起白石老人的小品画。
  A.(1) ;(2) ,(3) 、     B.(1) 。(2) ,(3) 、
  C.(1) ,(2) ;(3) ,      D.(1) ;(2) 。(3) ,
  5.下面对《行路难》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绪。  
  B. “欲渡”两句连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诗人想要有所作为但事与愿违,志向难以实现的矛盾、痛苦的心情。   
  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向往。
  D. 末尾两句是全诗的最强音,表现诗人摆脱苦闷,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信念。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让文化遗产与生活相遇
  ①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应走向充满生机的未来。
  ②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我们理应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