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710字。

  2022 年初三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10 月)
  (说明: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20 分)
  第一部分 基础(共 24 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24 分)
  班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深和同学们去“锦绣中华” 游玩,回来后写了几段文字。
  我们年级各班采取自动报名的方式去深圳著名景点“锦绣中华”游玩。周六早上,天刚亮,兴奋的我一 gū lu 从床上爬起来,就匆匆出门了……我们年级几百位同学A 浩浩荡
  荡到了锦绣中华大门口。一副对联“锦绣江山归一览,中华文化聚微型”我暗自jǔ jué它的意味……
  “锦绣中华”在游览路线的设计,园林的绿化、商业区的设置等方面都美不胜收。游人在园内可以一边漫步在绿树掩映、B 花团锦簇的园林小径中,一边欣赏散布在园内各处的微缩景点;还可以在园中的小舞台下 C 目不窥园地欣赏民间舞蹈;在那白墙青瓦的苏州街内可以品尝各地风味小吃,购买富有特色的工艺和土特产品。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晚上才回到家,疲惫的我倒在床上 D 酣然入梦……
  1. 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gūlu( ) jǔjué( )
  2. 文段中 ABCD 四个成语,使用不当的一个是( )(2 分)
  3. 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 分)
  4.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有一个跟其它的不同,它是 (抄下词即可)(2 分) 热闹吉祥的节日氛围、浓郁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景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5. 锦绣中华景区里面有一副对联,下联是“荟萃八万里风情”,请你为它选出一副合适的上 联 ( )(2 分 )
  A. 汇集四方宾客来 B.游览两平方公园 C.纵览五千年文化 D.锦绣中华展美颜
  6. 小深在游览锦绣中华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游客有不文明行为,如,在景区乱扔烟头、包装纸,随地吐痰等,他萌生了利用节假日来做义工,义务监督游客行为的想法,他该如何向景区管理部门自荐呢?(100 字内)(4 分)
  7. 古诗文默写。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0 分)
  ①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苏轼 )
  ② ,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温庭筠 )
  ③ ,万古惟留楚客悲。(《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 李商隐 )
  ⑤ ,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 许浑 )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⑦用典,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来增加诗句的含蓄和典雅。《行路难》  中借用两个典故含蓄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作者怀念故友, 暗示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 , 。
  (一)文言文阅读。
  第二部分 阅读(共 48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8-12 题(14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   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   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寓山之胜不能以寓山收盖缘身在山中也。子瞻于匡庐道之矣。此亭不暱①于山,故能尽有山。几叠楼台,嵌入苍崖翠壁,时有云气往来缥缈,掖②层霄而上。仰面贪看,恍 然置身天际,若并不知有亭也。倏然回目,乃在一水中。激石穿林,泠泠传响,非但可以乐饥 ,且涤十年尘土肠胃。夫置屿于池,置亭于屿,如大海一沤③然。而众妙都④焉,安    得不动高人之欣赏乎! (选自祁彪佳《寓山注》,有删改)
  【注】①暱:同“呢”,亲近。这里指挨近,靠拢。②掖:搀扶,挟持。③沤:水中气泡。
  ④都:汇聚。
  【亭之址??有讲究】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 )(2 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B.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与日去
  C. 寓山之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
  D. 若.并不知有亭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
  9. 根据文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