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49张,学案约4900字。
课题:琵琶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白居易相关的文学常识;
2、扫除文字障碍,积累字词;反复诵读,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
3、整体把握全诗,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
4、把握琵琶女弹奏的音乐与听者情绪的联系
【自学指导】结合导学教程填写完整
一、作者及其作品
白居易,( )著名诗人,字( ),号(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 )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他和好友(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代表作有《卖炭翁》及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等。
二、解题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三、结合课下注释,准确且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朗读来加强对《琵琶行》的理解。在诗歌中,标出重音、停顿,诵读这首诗还要注意诗中的叙事脉络和诗人的体验。必须化身为诗人,设想自己亲历其事,亲闻其音,亲见其人,这才能深入诗的意境,读得凄楚动人。
如音乐描写部分:“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四、背景
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
【知识提炼】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倡( )女 贾( )人 荻( )花
铮( ) 悯( )然 转徙( )
浔( )阳 捻( ) 抹( )
挑( ) 霓裳( ) 六幺( )
舫( ) 教坊( ) 红绡( )
谪( )居 间( )关 虾( )蟆陵
钿( )头银篦( )
呕哑( ) 嘲哳( )
二、积累文化常识
左迁:
右迁:
《霓裳》:
《六幺》:
教坊:
秋娘:
青衫:
三、词类活用
1、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 )
2.遂命酒 ( )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
4.命曰《琵琶行》 ( )
5.浔阳江头夜送客 ( )
6.钿头银篦击节碎 ( )
7.商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