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880字。

  上海市奉贤区联考(五四学制)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一)默写(8分)
  1.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犹有竟时。(曹操《龟虽寿》)
  (4)当你漫步在奉贤古华公园,看到夕阳映照下的湖面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情不自禁地用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眼前的美景。
  (二)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丙)
  记游松风亭
  余尝寓居惠州①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②,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③,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①惠州:今属广东,作者曾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②木末:树梢。③死法:死于军法。
  2. 甲诗作者是_______(朝代)诗人白居易,丙文中“余”即乙文作者_______。
  3. 解释下列加点字
  (1)盖竹柏影也
  (2)余尝寓居惠州⑤嘉佑寺
  4. 翻译句子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5.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 乙文描写了庭院中的积水澄澈透明,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
  C. 丙文题目标明“记游”,记述了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
  D. 乙丙两文虽然写作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都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旷达,随缘自适。
  6.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甲诗作者用“________”一词直接点明他对自然风物的感情;而乙文作者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________”的语句中。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
  吴燕京
  ①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
  ②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舍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  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   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③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