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20字。

  巧识铅华方悟香
  ——七上第一单元语言鉴赏专题整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形成对“语言鉴赏”的概念性理解。
  2.通过鉴赏,体会语言对语文学习的价值,培养语文学习策略意识。
  教学过程:
  【策略整理】
  一.整理反馈“语言鉴赏整理手册”
  语言鉴赏整理手册
  我在第一单元学到的语言鉴赏方法有:                                                
  角度 我的发现(分点概括) 单元举例说明
  鉴赏语言的过程对我理解文章的帮助(温馨提示:可以关注单元导读、课后积累拓展等助学系统)
  (一)小组交流:
  1.我们的发现是:
  语言鉴赏的角度:
  1.从用词的角度
  2.从修辞的角度
  3.从句式的角度
  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2.我们发现鉴赏语言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
  1.帮助感受句子本身的意蕴
  2.帮助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情感
  3.帮助培养想象、联想能力
  4.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3.我为大家举个例子:
  【深入探究】
  二、了解“好的比喻"和“好的拟人”
  (一)理解"好的比喻"
  活动一:小组讨论完成下表。并作记录。(涂鸦)
  好的比喻
  例句 把例句的喻体换成能体现多或喜爱之情的其他事物,组成新的句子 “好的比喻”必备要素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新句:
  1.刚刚大家频频提到《春》这篇文章在修辞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了大量比喻和排比。什么是比喻?定义你是从哪里得来的?
  【预设1: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会更生动形象
  预设2∶两个事物必须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本体,一个是喻体。】
  明确∶1.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阅读课本第5页关于"比喻"的补充资料,获得了哪些关于"比喻"的新知识?
  【预设∶比喻可以分成明喻和暗喻,暗喻没有比喻词。】
  3.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比喻,你们思考过怎样的比喻是"好的比喻"吗?你们认为《春》里的比喻好不好?好在哪里?
  (1)品读下面的比喻句,说说这个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预设∶把野花比作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的细小且繁多,表达了作者对野花的喜爱之情。】
  (2)如果把这个喻体换成能体现多或喜爱之情的其他事物,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组讨论,并做记录。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粉尘,像宝石。
  【预设1∶"粉尘"虽然也突出了细小且多的特点,但"粉尘"的细小在"形似"上与野花差距太大,也没有"眨呀眨的"动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