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960字。

  黄冈市2022年秋季高二年级阶段性质量抽测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口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最常见的艺术门类是诗歌、音乐、舞蹈,建筑、雕刻和绘画、戏剧、小说以及近代歌剧、哑剧和电影剧之类综合性艺术。这些艺术之间的分别和关系,自从菜辛的《拉奥孔》问世以来,一直是西方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德国美学家们一般把艺术分为“空间性的”和“时间性的”两大类。属于空间艺术的有建筑、雕刻和绘画,其功用主要是“状物”,或写静态,描绘在空间中直立和平铺并列的事物形状;所涉及的感官主要是视觉,所用的媒介主要是线条和颜色。属于时间艺术的主要有舞蹈、音乐、诗歌和一般文学,其功用主要是叙事抒情,写动态,描绘的时间上先后承续的事物发展过程,所涉及的感官较多,文学则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所以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的,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宇音和字形)间接引起对事物的观念。艺术之间的分别就是使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首要原因。
  其次一个原因是各种艺术都要具有诗意。“诗"(Poetry)这个词在西文里和“艺术"(Art)一样,本义是“制造”或“创作”,有人认为诗是最高的艺术,是一切门类的艺术的共同要素。例如菜辛虽严格区分过诗和画的界限,我国却很早就有诗画同源说。大诗人往往同时是大画家,王维就是一个著例,苏轼说过:“观摩诂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苏轼本人就同时擅长讨和画。在起源时,诗歌、音乐和舞蹈本是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后来虽分道扬镳,仍是藕断丝连,例如在近代歌剧和电影剧乃至民间曲艺里,语言艺术都还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足以见出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占的独特地位。
  文学的独特地位,还有一个浅而易见的原因。语言是人和人的交际工具,日常生活中谈话要靠它,交流思想感情要靠它,任何人都不能不同语言打交道。不是每个人都会音乐、舞蹈、雕刻、绘画和演剧,但是除聋子和哑巴以外,任何人都会说话,都会运用语言。说话的艺术就是最初的文学艺术。说话的艺术在古代西方叫做"修辞术",研究说话艺术的科学叫做“修辞学”,和诗学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古代西方美学绝大部分是诗学和修辞学,亚理斯多德、但丁和文艺复兴时代无数诗论家都可以为证,专论其它艺术的美学著作是寥寥可数的。我国的情况也颇类似,历来盛行的是文论、诗论、诗话和词话,中国美学资料大部分也要从这类著作里找。
  文学在各门艺术中既占有这样独特地位,它的媒介既是人人都在运用的语言,而它的范围又这样广阔,这些事实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我们每个人都在天天运用语言,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时时刻刻在动荡,所以既有了文学工具,又有了文学材料,那就不必妄自菲薄,只要努一把力,就有可能成为语言艺术家或文学家。当文学家并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每个人都可当文学家,不要把文学看作高不可攀。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材料二:
  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些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唐人只说“书画异名而同体”。自宋以后,评论家就强调诗和画异体而同貌。例如张舜民《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中的“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钱鍪《次袁尚书巫山诗》中的"终朝诵公有声画,却来看此无声诗"。“无声诗”即“有形诗”和“有声画”即“无形画”的对比和西洋传统的诗、画对比,用意相类。古希腊诗人说过"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西塞罗的一部修辞学里,提到“正如诗是说话的画,画该是静默的诗"。”不语诗"“能言画”和中国的“无声诗"“有声画”是同一回事,因为“声”在这里不指音响.就像旧小说里“不作声”、旧戏曲里“禁声!禁声!”的那个“声”字。古罗马诗人霍拉斯的名句“诗会像画”,经后人断章取义,理解作“诗原如画”,苏轼《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所谓“诗画本一律”。诗、画是孪生姊妹的说法是千余年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石,也就是菜辛所要扫除的绊脚石,因为由他看来,诗、画各有各的面貌衣饰,是“绝不争风吃醋的姊妹”。诗和画既然同是艺术,应该有共同性:而它们并非同一门艺术,又应该各具特殊性。它们的性能和领域的异同,是美学上重要理论问题。
  (摘编自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埋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莱辛的《拉奥孔》问世以来,艺术之间的分别和关系,一直是西方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B.时间艺术以叙事抒情、写动态为其主要功用,描绘事物先后承续的发展过程,涉及到多种感官。
  C.古代西方美学绝大部分是诗学修辞学,我国文论诗论盛行,再次证明文学是一门地位的艺术门类。
  D.莱辛认为诗画不仅是姊妹艺术,而且是李生姊妹,而这一说法也是千余年西方文艺理论的奠基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之所以说是观念性的而不是感性的,是因为语言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人对事物的观念。
  B.只要有文学工具,有文学材料,同时又足够努力,文学并非高不可攀,人人能成为语言艺术家或是文学家。
  C.中国的“无形画”“有形诗”、“有声画”“无声诗”,西方的“不语诗”“能言画”都证明“诗画本一律”。
  D.苏轼认为“诗画本一律”,强调有诗画共同性,但这并不妨碍它们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所只有的特殊性。
  3.结合材料二,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张舜民“诗是无形画”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D.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具有独特地位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5.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折枝》中认为“诗画本一律”,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5小题,18分)
  邮差先生
  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看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但仍旧有许多剩余时间,每天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栽花样。-再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脊背驼了。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他念着,将它们拣出来,然后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