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81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功效主义
陈嘉映
①反思伦理生活,不妨从功效主义开始。哲学家给了它很多赞誉:“现有伦理理论中最富雄心的”“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占优势的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功效主义”“唯一自成体系的道德哲学”……我也许可以加上说,在伦理维度上反思生活,通常会先想到功效主义类型的见解。功效主义的大本营是英国,其理论资源来自休谟、亚当•斯密等重要哲学家。功效主义理论的创建人是边沁,此后在约翰•密尔、西季威克等人那里发展成熟。二十世纪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黑尔等人。
②由于翻译的原因,这种来自英国的理论常被称作“功利主义”。“利”和“功利”在汉语文化中颇多贬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功利主义”这个词平常用时也是贬义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讲原则而只从功效方面考虑问题。但这不是这一理论的主张。为了不把这个理论错当成自私自利主义,我像另一些论者一样,采用“功效主义”这个译名。
③功效主义理论是后果论的:某一行为是否善好,要看这个行为带来什么后果。在这一点上,它与道义论相反。道义论注重行为所依的原则和行动者的动机——只要我用心良善,只要我按道德律令做事,我就是道德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没那么重要,甚至全无所谓。例如,康德主张,不得说谎是不易的道德准则,即使我不骗过歹徒就会伤及无辜,我也不可说谎。
④作为两种相异乃至相反的理论,功效主义和道义论各有得失,而在实际生活中,从功效出发和从道义出发则更多是两种不同的态度。从功效出发,多是冷静的,但易失于计较;从道义出发,则多带强烈的感情,如道德义愤。我们也许应当把道德义愤视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道德感情”,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它多半不像自以为的那样充满道义,更多倒是把自己认可的东西上升到道义的高度,发展为狂热。
⑤功效主义有突出的好处,例如面对着装问题,我们要问:破洞裤对谁造成了伤害?如果它并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而你仍然觉得不好,那么这更多是个审美判断而非道德判断。但我们似乎也不能单从后果来评价行为。例如好心办了坏事也许会受到批评,却似乎不应受道德谴责。但出于理论所要求的彻底性,功效主义往往要达到唯后果论才肯罢休。
⑥单说功效,还不能成为一种主义,因为先得有个目的,才能确定一个手段是否有功效。“南辕北辙”的主角钱多、马快、车夫能干,结果反倒离目的地更远。功效主义并非单谈手段不谈目的,只是它设想的人生目的是个老生常谈: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益可以各种各样,功效主义通常把它界定为幸福。
⑦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这差不多就是说,人是自私的。这种人性论不仅获得了古往今来不少哲人的支持,仿佛还持有现代科学的认证书: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为这种观念背书;生物学是比经济学更坚实的科学,为自私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本文开头说到功效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可以从很多方面来看,而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它所立足的人性论是当代多种理论的核心原理。其实何止各式各样的理论,即使没读过任何理论的普通人,一旦就伦理或社会现象开发宏论,多半也会从类似说法起论。
⑧不过,功效主义理论并不停留在这个起点上。依这种理论,最重要的不是这一个人或那一个人的幸福,而是人类幸福总量。功效如何,要以是否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来衡量,为此,个人很可能要放弃点儿自己的幸福。这么一来,这种理论非但不主张人应当自私自利,反倒是主张利他。边沁就是个著名的改革家,推动了多项社会改革,尤其注重改善穷苦人的生存环境。如果能用一个特点来概括功效主义者,那就是“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怀”。
(有删改)
1.第①段中与“伦理理论”意义最接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功效主义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是当代多种理论的核心原理。
B.对道义论来说,行为符合道德准则足以断定行为是善好的。
C.对功效主义来说,正确评价行为的功效需要确定行为目的。
D.边沁在自己的生活中较忠实地践行了自己的功效主义理论。
3.不能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
A.在功效主义者看来,个人行为是否善好要看是否让所有人更加幸福。
B.相比道义论者,功效主义者更容易认可“劫富济贫”的做法。
C.对于功效主义来说,个人和群体的幸福量是可以计算的。
D.如果一个人没有对社会公正的深切关怀,他就不是功效主义者。
4.假设以下说法都成立,最能支持功效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 )
A.康德认为,最高的善是追求幸福与承担责任的结合。
B.现实生活中,行动者可能错误地估计行动带来的后果。
C.很多实验表明,道德准则往往起源于对群体利益的维护。
D.对于某一行为是否善好,道义论和后果论的结论往往相同。
5.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对功效主义的态度。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历史剧的诗性品格
刘和平
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在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观看历史剧时能够更方便及时地搜索史料,将剧中情节与史料比对。于是,历史剧的创作是否符合史书记载的史实,往往成了网上的热议,迅速激化长期存在的所谓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之争,给创作者和观众同时带来困扰。
②黑格尔说:“历史叙述是与历史事迹与事件同步出现。”单从字面上看这句话像是个悖论,因为从来没有历史叙述和历史事迹、事件是同步出现的。所以黑格尔的论断应该有更高层面的理解。在《史记》中,很多地名都是司马迁自己安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