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860字。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由民间学派上升为官方指定学说,由一家之学完善为社会主流思想,是经过了历史严苛检验的。
  首先,从个人层面看,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指导思想。儒家提出的理想虽高远,但实践方法十分朴素。比如《论语》开篇一句“学而时习之”,学到了知识还要去践行它,这简单易行的理论就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学以致用。再比如对于“爱”的践行,墨家的“兼爱”观,认为爱无等差,博爱天下应当等而视之。然而这种理想虽然高尚,在实际生活中却难以实现,人们怎可能做到对亲人、对陌生人都报以同样的爱呢?儒家告诉人们“泛爱众,而亲仁”,作为仁者,虽然广泛地爱护众人,但是首先亲近仁德的人,这就有了先后顺序、主次亲疏之分,使人能够照着去做。再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个“及”字,就提出了一种由先爱自己的老幼亲人、再以此为参照去推己及人地爱别人的老幼亲人这样一种推衍性,儒家的爱有等差,正是说明了一种美好理论的可操作性。
  其次,从社会层面看,儒家是一种提倡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与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看破红尘相比,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鼓励莘莘学子报效祖国、服务社会、贡献自我。可以说,儒家从创立之初,就始终是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这种人才,是“常以天下为己任”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就拿中国本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儒道两家对照来说:道家像是天空中的翱翔者,而儒家像是大地上的苦行者;道家崇尚个体意志、追求超脱世外,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所以儒家知识分子是为构建仁爱社会、和谐社会、礼乐社会、大同社会而奔走呼号的行者。面对社会的乱象,老子一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独善其身逍遥世外,而孔子领芸芸弟子驾车奔劳周游传道,不顾己身累累若丧家之犬。这就是儒者,他们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虽“人不堪其忧”,但是“不改其乐”!
  再次,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就连那些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中央政权,如元朝、清朝,经过一段时期的文化冲突和思想碰撞,最后也不得不回归到儒家治国方略。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它是一种进取型、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
  当今,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精华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部分,也随历史规律又一次苏醒在我们的社会中,它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滋养着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我们现在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既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又融入了社会主义的时代需求,是一种涵古纳今、承前启后的价值导向。
  (摘编自曹雅欣《儒学古今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思想由民间学派成为中国官方正统学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和验证过程。
  B.儒家的仁爱和墨家博爱虽都强调无等差的爱,但儒家的可操作,墨家的难以实现。
  C.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这比道家思想、佛家思想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古为今用的智慧传承,融入了时代需求,滋养着社会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个人、社会和历史阶段这三方面,阐述了儒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原因。
  B.第二段引用儒家名言做分析,论述了儒家学术理论是一种最容易去践行的思想。
  C.文中运用的对比论证,旨在阐明儒家是入世的、有为的、积极投身社会的思想。
  D.文章论述时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儒家对社会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是孔子对门生修习君子之学的教导,做到“学而时习之”,即学以致用,就能成为君子。
  B.儒家推崇集体精神、担负家国天下,儒者为人推己及人,践行着“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社会理想。
  C.作为一种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的文化,儒家文化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和谐。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袭着儒家学说的智慧基础,表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2年8月16日是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不久前,河南省杞县融媒体中心在筹备纪念活动翻阅资料时,在杞县档案馆查找到70年前焦裕禄的两份珍贵手稿。两份手稿均写于1952年11月,记录的是30岁的焦裕禄在杞县谢寨乡(今邢口镇)开展土改复查工作的情况。
  1952年1月,焦裕禄来到杞县后,先在葛岗区大云所乡和楚寨乡走访调查团组织建设,开展土地复查工作,后在谢寨乡开展土改复查工作。从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