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120字。

  第六课时
  第三节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教案
  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其中在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
  一、描写手法
  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类型 释义及示例
  正面
  描写  正面描写,也称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直接进行描写。
  如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侧面
  描写  也称间接描写,指对描写对象不直接进行描写,而从其他人物的态度、议论、评价等方面达到间接表现事物的目的。烘托、衬托、对比等都属于侧面描写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两句运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2.动静结合
  类型 释义 示例
  以动
  衬静  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从而烘托出一种更静谧的氛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洌,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又如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化动为静、以静写动  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  “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线泉水,凌空飞泻,这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一个“挂”字,就由动化静了,它使人想见到山峰的陡峭和山泉垂直落下的图景。
  又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远看“瀑布”如画一般挂在前面的山上。
  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红杏花开本是静景,但“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又如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五千仞岳”属于静景,而“摩天”把山岳写得有生命了
  3.虚实结合
  释义 示例
  “虚”是指现实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它包括梦幻之境、已逝之境、未来之境;“实”是指客观世界中的实象、实事、实境。人们常以虚实相生来描述虚实之间的关系。虚实相生,拓宽了诗歌的表达空间,避免了写法上的刻板平直,更加准确、鲜明地传情达意。  如李煜的《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是回忆中的景物,是虚景,“朱颜改”是实景。
  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春风十里”,即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实景是“尽荠麦青青”,通过描写昔盛更显出今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