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约3260个字。
24 真正的英雄
里根
一、导入: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缺乏英雄的时代,那英雄是什么呢?(学生讨论)
同学们,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第10次发射升空后,突然发生爆炸,舱内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美国人民有什么反应?当时的总统里根又是怎样做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里根总统的演讲词!
二、检查预习
1、字词
哀悼(dào ) 锲而不舍(qiè ) 勋章(xūn ) 锤炼( chuí) 阴霾(mái ) 孜孜不倦(zī )企求(qĭ )凝聚(níng ) 战栗(lì ) 拓荒(tuò )弥补( mí ) 不朽(xiŭ )
2、词语积累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B、了解作者生平:
1911年2月6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在大学里,他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
1980年里根当选总统,1986年连任总统,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三、探究质疑
1、学生速读课文。
2、本文并非一般演讲,演讲者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既要赋予演讲以普遍意义,又要平易近人,与人民在一起。朗读,应揣摩演讲人角色,甚至可扮总统来读,要摆正姿态。
①全文处处抒发失去英雄的悲痛之情,其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又不停留于悲痛,而是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朗读,要把握基调。
②演讲要能激发听众的情感,本文饱含深沉的哀痛、热情的赞颂和深切的号召。朗读,要渗透感情。悲痛,哀悼,敬佩
③演讲词一般不讲求说理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从情感脉络看,本文为两部分;从写作思路看,分三部分,层次明晰。朗读,要读清层次。
④此外,演讲词为加强语气、强化语义、增强力度、创造气势、渲染感情,常排列整齐、对称、节奏和谐的句或段。如6 - 12段的整齐排列, 15 段内相似语句的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