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30字。
15* 《无言之美》同步检测
(满分:70分 时间:45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4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8分)
就文学说,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换句话说,诗词比散文所含的无言之美更丰富。散文是尽量流露的,愈发挥尽至,愈见其妙。诗词是要含xù( )暗示,好像靠近,又好像疏远,才能引人人胜。现在一般研究文学的人都偏重散文尤其是小说,对于诗词很倏忽。这件事实可以证明一般人文学欣赏力很薄( )弱。
(节选自朱光潜《无言之美》)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含xù(________) 薄(______)弱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 改为_____ _____ 改为_____
(3)根据文中划线句,写出相应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诗词比散文的弹性大”,根据语段“弹性”指的是“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或者我们问得再直接一点。(径直,爽快,不绕弯子)
B.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这里专指绘画)
C.和情绪意旨所附丽的语言,都要尽善尽美。(附着,依附)
D.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穆和平愉快的景象。(这里指极其美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正是清风送爽之时,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心旷神怡。
B.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严肃认真,不能轻描淡写走过场。
C.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
D.每一个信手拈来的从容,莫不来自厚积薄发的沉淀。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祭祀的土地神是“社”,谷神是“稷”,后来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B.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C.“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
D.“所谓怒目,便是流露;所谓低眉,便是含蓄”一句中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
(2)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 )
(3)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 )
6.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论证方法。(3分)
(1)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__________)
(2)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