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720字。

  第四单元(测基础)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怡情(yí)     惆怅(zhàng)     信手拈来(niān)
  B.劝诫(jiè)     真挚(zhì)     味同嚼蜡(jué)
  C.统筹(chóu)     寂寥(liáo)     诸如此类(zhū)
  D.狡黠(xié)     契合(qì)     目不忍睹(dǔ)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诘难     笼统     吹毛求疵     轻描淡写 B.藻饰     附丽     全神惯注     开卷有益
  C.滞碍     谚语     狂妄自大     高谈阔论 D.渲染     苟安     铢两悉称     心旷神怡
  3.下列句中加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纸张薄如蝉翼,她只能轻描淡写地作画,生怕一不小心刺穿了这来之不易的“宝贝”。
  B.经过挑选绒毛、染色、粘贴等工序,一团团五彩绒毛在他手中变为栩栩如生的动物。
  C.只见山峦起伏,珍木秀逸,好一派诗情画意的仙山琼阁,这景色使人顿感心旷神怡。
  D.这两幅画倒是铢两悉称,很难分出谁优谁劣。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作者画下句点的那一刻起,“书”就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编辑室里,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式样,在推介会上,被爱书人不辞辛苦地推广,在书店里,与读者产生美好的碰撞。
  B.“楼台广厦千万间,直插云霄接玉颜。”一位援鄂新疆医务工作者看到武汉的夜景时吟诗后感慨,“武汉真美!武汉真棒!”
  C.视频短片《后浪》的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激发了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情。
  D.嘉兴南湖红船、井冈山革命旧址群、红安革命烈士陵园……一件件实物、一处处旧址、一座座纪念馆,都记录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3分)
  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6.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变过程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①现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 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
  ③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④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①②
  7.下面这段关于艺术创作的文字有两处语病,请你根据提示完善修改意见。(4分)
  [甲]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开了“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一意蕴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蛙声”这一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乙]艺术创作能否达到至高的境界,很大程度上需要运用想象的智慧,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①[甲]处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