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80字。
1 沁园春•长沙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所选教材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职业模块工科类教材(倪文锦、于黔勋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沁园春•长沙》是第三单元——“人生与创造”的第一篇课文,为职业模块必读课文,也是湖南省中职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和对口升学考试的基本篇目。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先生32岁时创作的。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湖南省会长沙,从这里走上了求学和思索救国之路。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心潮起伏,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该词一扫旧诗词里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写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抒发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开创未来新天地的豪情壮志。
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教学目标是,在整体感知文章概貌和初步领会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进行分析和思考。特别要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同时,引导学生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造,懂得创造是青年人的人生使命,激发学生确立人生理想和决心创造的热情。而我们的目标是在单元目标的指导下对诗歌进行赏析,侧重于景与情的融合。
教学工具
任教班级为计算机班,他们已经基本掌握了超星“学习通”等教学平台的操作方法,通过专业课和学校社团活动的学习,能够运用网络获取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并具备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和小视频的基本技能,但技术不太熟练,审美水平有待提升。
他们通过将近两年的中职语文学习,掌握了词牌、词的格律等基本常识,具备一定的古诗词阅读与欣赏能力,并通过经典诵读活动积累若干古诗词,能流利背诵该词。个别同学为学校”诗蕾”社团成员,阅读与欣赏能力尚可,但大多数同学阅读理解和欣赏的层次较浅,没有养成精读深思的习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朗读的一般技巧;掌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搜集、筛选、整理、运用信息,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学生学会分析意象,品味意境,能够读出这首词上阕的情感起伏变化。
情感目标: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胸襟,情感,激发学生确立人生理想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络学习平台学习交流的能力;以把握意象、品味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为前提,能够声情并茂地朗诵上阕。
教学难点: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胸襟,情感,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加深对作品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