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70字。

  2022 ~ 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抽测
  九年级语文试题(A)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写在试题卷上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拮据(jū )     娉婷(pīn)     摇曳(yè)        自惭形秽(huì)
  B.濡养(rú)      宽宥(yǒu)     诓骗(kuāng)     强聒不舍(guō)
  C.朴刀(pō)      嗤笑(chī)     恣睢(suī)       孜孜不倦(zī)
  D.豢养(quán)    汲取(jí)      嗔怒(chēn)      歇斯底里(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妖娆      风骚      走投无路      形消骨立
  B.游弋      愕然      前仆后继      腐草为萤
  C.惘然      阔踔      郑重其是      根深蒂固
  D.倒坍      阴晦      鸠占鹊巢      断章取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某文章指出,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到处卖弄笔墨,其实胸无点墨,让人联想起鲁
  迅笔下那些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
  B. 做学问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D.他的演说获得如雷贯耳的掌声。
  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①传统节日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②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④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⑤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A.第②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
  B.第③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第④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
  D.“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
  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从节气上看,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
  ②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耕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
  ③所以说,把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乃最佳选择。
  ④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也最能体现丰收。
  ⑤对于农民来说,秋天是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⑥即便各地收获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也是大头。
  A.②⑤①⑥④③    B.③⑤①④②⑥
  C.③⑤①⑥④②      D.②⑤①④⑥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李代桃僵”出自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意思是桃树代替李树而死,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语出自《醉翁亭记》,作者欧阳修为北宋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指对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7.默写。(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