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16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明)李梦阳①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客子过壕追野马②,将军弢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④,白月横空冷战场。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⑤?
[注]①李梦阳(1473—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弘治间进士,任户部主事,迁郎中。明代“前七子”的领袖。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诗人前线犒军,有感而发。②野马:尘埃。③弢:装箭的袋子。④飞挽: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急速运送粮草的船只。⑤郭汾阳:唐代名将郭子仪,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1.根据诗意,适合做本诗题目的一项是( )。
A.征人怨 B.古渡吟 C.秋望 D.望月
2.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共有五个字押韵,读上去朗朗上口,显得很有气势。
B.首联以黄河、长城、秋风、飞雁构成西北边境特有景象,意境开阔而略带萧瑟。
C.颔联描写诗人骑着战马,快速跨过壕沟,显示一副踌躇满志、勇敢威武的形象。
D.颈联将黄河渡口的繁忙和战场上的沉寂对比,突出了战争来临之前的肃杀氛围。
3.尾联以问句作结,意味深长。请联系背景,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商妇吟
林景熙①
良人沧海上,孤帆渺何之?
十年音信隔②,安否不得知。
长忆相送处,缺月随我归。
月缺有圆夜,人去无回期。
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
寒蛩③苦相吊,青灯鉴孤帏。
妾身不出帏,妾梦万里驰。
【注】①林景熙在南宋时官礼部架阁。宋亡不仕,以义行著称。在杨琏真迦发掘宋陵时,他化妆成乞丐,收高、孝二陵的遗骨于竹箩中,移葬东嘉,受到世人敬重。②杨琏真迦发陵事在公元1285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距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佑二年)元兵攻占临安,宋恭帝被俘正好十年。“十年音信隔”一句应写在收葬陵骨前后。③寒蛩:深秋的蟋蟀。
4.下列对本诗语言风格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平实质朴 B.委婉深曲 C.沉郁顿挫 D.豪放悲慨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之”二字道尽良人去后的黯淡前程,诗中又用“孤帆”、“渺”加以渲染,使思念之意一开始就来得格外强烈。
B.“长忆”两句写送人,不说君去,单言我归;这样的手法,使抒情的重点集中在送行者身上,体现了思念者的深情。
C.“良人”一去十年,音信渺邈,然而这位思妇还以“回期倘终有,白首宁怨迟”自誓,表现作者的思念之意,透入纸背。
D.本诗采用民歌中常用的借代和顶针修辞手法,形成诗歌回肠荡气的独特风格,对表达难以割舍的思想感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