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00字。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是高一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个学习活动,高一的同学已经在日常学习与课后阅读中,积累了不少词语,庞杂的词汇积累如果不能深入把握其规律,反受其累。并且古今词义常见于文言文,而文言文作为学生集体头痛点,学习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义变化的规律,认识古今汉语的联系和差异,能更好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同时,在梳理冗杂知识过程中,能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构建更为完善的语言体系。
  教学工具
  希沃一体机、PPT课件、视频展台、课前预习收集所学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培养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
  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能够根据语境明确词语的含义。
  3.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通过词义比较分析,体会字词在运用过程中的变化,找到各类词义中的联系,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一词多义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编整积累的一词多义;
  2.把握古今异义的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对以往知识进行整理;
  3.通过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比较和分析,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板书设计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一词多义 1. 本义
  2. 引申义(相关性)
  3. 比喻义(相似性) 古今异义 分类
  1. 词义扩大
  2. 词义缩小
  3. 词义转移
  4.        感情色彩变化
  兵                                               
  兵器→士兵→军队→战争
  ↓               ↓             ↓       ↙
  本义     直接引申        间接引申
  闻
  知道
  ↗
  听到→听说→闻名
  ↘
  听从
  教学过程
  一、采访视频导入
  询问同学们在学习两篇文言文后,有哪个环节是最头疼。
  播放制作采访视频,听听被采访的同学如何说。
  引出本节课课程内容——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二、体会一词多义
  1、看图猜字,追溯“兵”本义
  展示“兵”字的甲骨文形式,请同学猜是什么字。随后展出相关图片,追溯“兵”字本义——武器。
  例句: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2、看句判词义
  一老河兵闻之(纪昀《河中石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