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600字。  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边庭落日
  骆宾王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野昏边气合,烽迥戍烟通。
  膂力风尘倦,疆场岁月穷。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注释】①黄图,帝都。②俎豆,古代祭祀、宴客用的器具。诗人曾任太常寺奉礼郎。③候月,《史记•匈奴列传》:“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④积石,山名。指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西北,即古唐述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折,不正确的一是( )
  A. “紫塞流沙”与“黄图灞水”相提并论,从时空落笔,意味深长。
  B. “候月”“寻源”“边气”“烽烟”展现了紧张丰富的边庭生活。
  C. “精诚贯长虹”既是诗人即景抒怀,又照应诗题“边庭落日”。
  D. 全诗一韵到底,气势磅礴,慷慨激昂,洋溢着边塞征战的豪情。
  15. 本诗充分体现了边塞诗豪迈昂扬的格调,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答案】14. A
  15. ①在意象选取和意境营造上,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意象豪迈,营造出雄浑开阔的意境。
  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诗歌通过描绘“逐沙蓬”“恒持满”“屡凿空”等边塞沙场人物活动,展示人物不惧艰难,勇敢进取、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③在情感抒发上,“精诚贯长虹”“龙剑有雌雄”,借典抒怀,“斗志”、“精诚”“君恩”,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答君恩,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解析:【解答】(14)A.“从时空落笔”错误。边塞以北是一片茫茫沙漠,京城以东是一条曲折的灞水。“紫塞”,亦可理解为夕阳下的关隘蒙上一层金紫之色。这两句将关塞与京都相提并论,意指诗人身在边关,心在京城;也是指自己身赴北庭为的是报答朝廷的恩惠。这是跨越空间的跳跃式表达手法。故选A。
  (15)、选取“紫塞”“沙蓬”“边气”“戍烟”等边地特有的景象,展现了边塞雄浑、苍茫的特点。“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沙蓬,指蓬草丛生,黄沙飞扬,意即塞外。这是诗人追思自己毅然放弃赋闲无聊的京中小吏的职务,投身如火如荼的保卫边疆的经历。“候月恒持满,寻源屡凿空”,这是诗人回忆戍守边塞的激烈紧张、丰富艰辛的生活,为把握攻战的时机,随时保持警惕;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而寻找水源,开辟道路。“壮志凌苍兕、精诚贯长虹”,长虹,《史记•邹阳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诗人一心为国,不以追求官爵为意;看到云气横蔽落日之景,突发奇想以此抒发自己精诚为国的雄心壮志。“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诗人以剑自喻,表达了为君而战,为边境的长治久安而战的矢志不渝思想。诗人由眼前景想到遥远的长安,驰骋想象中,回顾了自己对从戎的选择;随即生动地描写了战地上杀伐之气纵横、干戈之象满目的情景;承此而抒发了为报君恩,将更加奋勇作战,以澄清边塞烽烟的雄心壮志。从意象、意境、情感三方面看,都体现出诗歌雄浑豪迈的风格特点。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①,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登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今人作人多自私,我心不悦君应知。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②
  [注释]①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同“与”。②肯:岂肯。徒尔:仅能如此,意指平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接纳,想要回归田园却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况。
  B. 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而无法如愿,然而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C. 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可以和友人一起饮酒、登山、临水,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D. 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比,反映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
  15. 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分析。(6分)
  答案:14、 D
  15、①诗人尽管不遇却不愿阿谀权贵,在落魄中仍保持自己的一身傲骨。②诗人与友人登山临水,在对家人的思念中仍不失豪迈豁达的胸怀。③诗人批判世人自私,在忧愤不平中仍坚守自己济世进取的志向。
  解析:14、D.“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愤慨,对友人的感激“错误,表达应该是自己强烈的用世的意愿。故选D。
  15、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题目要求分析“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注意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第四句,阿谀奉承权贵,可以获得利禄,但自己的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这样做,只能沉沦困顿。表达出在落魄中仍保持自己的一身傲骨。接着的四句,描写主人公不遇失意后漂泊困窘的生活。家人住在京城,风尘阻隔,音信全无,还是暂且留在北地,登山临水,流连赏玩吧,表达出内心的豁达。最后四句,主人公向友人陈述他对世俗的态度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说:今天世上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我对这种现象大为不悦,内心十分鄙视。这一点,你是应当了解的。我希望先济世致用,然后功成身退,去过闲适的隐逸生活,岂肯一辈子庸庸碌碌,毫无成就,枉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主人公在失意潦倒、栖迟零落的境遇下,仍然说出如此高亢激昂的誓言,表现出他仍然有强烈的用世要求。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主将;窦车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