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780字。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元八年秋七月,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男者,皆拜羽林郎。是时朝臣皆不欲坚行,独慕容垂、姚苌及良家子劝之。八月戊午,坚遣阳平公融督张蚝、慕容垂等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以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甲子,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九月,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兵方顺流而下,幽、冀之兵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阳平公融等兵三十万,先至颍口。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是时,惟慕容垂所将三万人独全。冠军行参军赵秋曰:“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若杀秦主,据邺都,鼓行而西,三秦亦非苻氏之有也。”垂不从。谢安得驿书,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肥水之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B.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C.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D.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人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良家子,文中指贵族子弟。古代除巫、商贾、百工、囚徒,均属良家。
B.庙堂,太庙的明堂,是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文中代指朝廷。
C.鼓行,古人行军,击鼓则进,鸣金则止,因此称进军为“鼓行”。
D.三秦,项羽灭秦,分关中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故有“三秦”之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苻坚伐晋,调遣多路大军始发长安,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斗志昂扬,大有所向披靡之势。
B.秦军大兵压境,晋国京城震恐,而谢安却镇静如常,从容不迫,这是晋军取胜的原因之一。
C.晋军用激将法诱使苻坚移阵后退,然后乘其阵脚不稳,渡过肥水,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D.苻坚过于自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再加上指挥失误,这是前秦战败的一些重要原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2)明公当绍复燕祚,著于图谶。今天时已至,尚复何待?
5.桓冲感叹谢安“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天授元年,武三思用事,宰相皆下之。同凤阁鸾台三品韦方质有疾,三思往问之,方质据床不为礼。或谏之,方质曰:“大丈夫安能曲事近戚以求苟免乎!”寻为周兴等所构,流儋州,籍没其家。时法官竞为深酷,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俭独存平恕。有功,名弘敏,初为蒲州司法以宽为治不施敲扑吏相约有犯徐司法杖者众共斥之迨官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