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300字。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小说类说苑
  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孔子曰:“今之人臣孰为贤?”孔子曰:“吾未识也。往者,齐有鲍叔,郑有子皮,贤者也。”子贡曰:“然则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赐,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闻进贤为贤耶?用力为贤耶?”子贡曰:“进贤为贤。”子曰:“然。吾闻鲍叔之进管仲也,闻子皮之进子产也,未闻管仲、子产有所进也。”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曰:“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李克曰: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可知矣,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矣。”文侯曰:“先生出矣,寡人之相定矣。”李克出,过翟黄①,翟黄问曰:“吾闻君问相于先生,未知果孰为相?”李克曰:“季成子为相。”翟黄作色不说曰:“触失望于先生。”李克曰:“子何遽失望于我,子之言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君问相于我,臣对曰:‘君不察故也,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由此观之可知也。’君曰:‘出矣,寡人之相定矣。’以是知季成子为相。”翟黄不说曰:“触何遽不为相乎?西河之守,触所任也;计事内史,触所任也;王欲攻中山,吾进乐羊;无使治之臣,吾进先生;无使傅其子,吾进屈侯鲋。触何负于季成子?”李克曰:“不如季成子。季成子食采千钟,什九居外一居中,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彼其所举,人主之师也;子之所举,人臣之才也。”翟黄迮然②而惭,曰:“触失对于先生,请自修然后学。”
  (节选自《说苑•臣术》)
  【注】①翟黄,即翟触。②迮(zé)然,局促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B.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C.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D.臣闻之/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臣者疏贱/不敢闻命/文侯曰/此国事/也愿与先生临事而勿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齐无管仲”与“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两句中的“然则”意义和用法相同。
  B.“以是知季成子为相”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两句中的“是”含义不同。
  C.千钟,指优厚的俸禄。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也有以八斛或十斛为一钟的。
  D.什九,“什”同“十”,文中指十分之九,指绝大多数,跟现代汉语中的“十九”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贡向孔子请教当今的臣子中谁是贤人,孔子只列举以前齐国的鲍叔、郑国的子皮两人,然后给贤人确定的标准是能够引进贤人。
  B.魏文侯准备选拔国相,就召来李克想听听他的看法,李克认为要考察被选者在显贵、富有、贫贱、不得志时的表现,魏文侯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C.李克出宫后前去拜访国相候选人之一的翟黄,翟黄因听说国君询问过李克,便打听谁将担任国相,听李克说是季成子,翟黄表示对李克很失望。
  D.翟黄认为他也有资格担任国相,因为他向国君推荐了西河郡守、计事内史、攻打中山国的将领,还推荐了治理国家的大臣和辅导国君之子的老师。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人将置相,置于季成子与翟触,我孰置而可?
  (2)子之言我于子之君也,岂与我比周而求大官哉?
  5.李克为什么认为翟黄比不上季成子?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麤衣①,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②,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孙叔敖对曰:“甚善,谨记之。”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礼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楚恭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③谷阳持酒而进之,子反曰:“退,酒也。”谷阳曰:“非酒也。”子反又曰:“退,酒也。”谷阳又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醉而寝。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夫谷阳之进酒也,非以妒子反,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小忠,大忠之贼也;小利,大利之残也。”
  鲁哀侯弃国而走齐,齐侯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鲁哀侯曰:“臣始为太子之时,人多谏臣,臣受而不用也;人多爱臣,臣爱而不近也,是则内无闻而外无辅也。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节选自《说苑•敬慎》)
  【注】①麤衣:粗布衣服。②受吏民之垢:意即担任宰相一事。③竖:此处指僮仆。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B.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C.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D.于是恭王驾往入幄/闻酒臭曰/今日之战/所恃者司马/司马至醉如此/是亡吾国/而不恤吾众也/吾无以复战矣/于是乃诛子反/以为戮还师/
  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闻余教”与“从余问古事”(《项脊轩志》)两句中的“余”字含义不同。
  B.“夫谷阳之进酒也”与“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两句中的“之”字用法不同。
  C.“弃国之蚤”与“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蚤”用法相同。
  D.“人多爱臣”与“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两句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叔敖担任楚国宰相,全国的官吏百姓都来祝贺。有一个老人却不这样做,而是用谦逊待人、小心谨慎、廉洁奉公这三条来教导他如何治楚。
  B.齐桓公与大臣约好在日中时分举办酒宴,管仲后到,齐桓公罚他饮酒。管仲将酒杯举到半空就将酒倒掉,原因是他担心酒后失言祸及自身。
  C.司马子反口渴要求喝水,他的僮仆谷阳就把酒当水给子反喝。谷阳这样做不是忌恨子反,而是出于对子反的忠诚和爱护,但这却害了子反。
  D.齐侯问鲁哀侯为何年纪轻轻就抛弃国家,鲁哀侯回答是因为当初做太子时不任用谏臣,不亲近忠臣,从而导致耳目闭塞,无人辅佐。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恭王欲复战,使人召子反,子反辞以心疾。
  (2)是犹秋蓬,恶于根本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且拔也。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国家之任贤而吉,任不肖而凶,案往世而视己事,其必然也,如合符。此为人君者,不可以不慎也。阖闾以吴战胜无敌于天下,而夫差以见禽于越;穆公以秦显名尊号,而二世以劫于望夷。其所以君王者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是故成王处襁褓而朝诸侯,周公用事也。赵武灵王五十年而饿死于沙丘,任李兑故也。桓公得管仲九令诸侯一匡天下失管仲任竖刁易牙身死不葬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俱施焉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削地复得;赵任蔺相如,秦兵不敢出。由此观之,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故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俊。得民心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