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310字。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复习备考:修辞的判断和效果 专题练习
一、有的词语躺在书页里的时候,喜欢捋捋来路。它怀念在《辞海》里的时光。独立、自主,每个笔画都崭新,未曾沾上话语的灰尘,未曾变得油滑,未曾与谁发生关联,将各自的意义随身携带,无须受制于谁,那真像海,汉字浮游,谁离了谁都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分析其中比喻和比拟修辞的构成及其表达效果。(5分)
【答案】19.“那真像海”(1分),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辞海》比作大海(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辞海》的自由广袤,表达了“词语”对自由的向往(答出任意一条给1分)。
“独立、自主”“随身携带”“无须受制于谁”“谁离了谁都行”(至少举出两处1分)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词语”在《辞海》之中的独立、自主、自由(1分)。
二、他解释说:人失水,血液就会变黏稠,所以人怕脱水;而骆驼失去的水并不是来自血液,而是其他体液和组织。此外,也有的学者认为贮存在骆驼峰中的脂肪可以氧化成水。还有学者认为骆驼排尿少,它的肝脏能将大部分尿素进行再循环,而不会造成尿中毒。
21.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21.示例:使用对比手法(1分),用人失水是失去血液中的水,而骆驼失水不是失去血液中的水作对比(1分),说明骆驼不怕失水的具体原因(1分),明确结论的合理性(或:使表达更加明确、严谨)(1分)。
三、高热度更需冷思考。从“调料的名称”讲到“霍去病封狼居胥”,从“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讲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信手拈来的引用,整饬华丽的骈偶,锦心绣口的比喻,董宇辉的过人之处可能不在于带货能力,而是内容生产。“知识+直播”的形式,不失为一次可贵的尝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