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750字。
二轮复习之任务驱动型作文专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兼第28 团团长王尔琢给父母的信,写于1927年6月)
然情势莫测,若儿成仁,望父母珍重,几领国命,赴国难,纵死国,亦无憾。赵家有死国之士,荣莫大焉。……日后我父饮酒,如有酒花成簇,聚而不散,正是顽劣孩儿,来看我父;我母针织,如有线绳成结,屡理不开,便是孩儿春光,来探我母。
(援鄂抗疫医生赵春光的《别父母书》,写于2020年2月13日)
两封家书,时隔近百年,却同样感人肺腑。这两封家书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你以复兴中学学生李华的身份,任选其中一人给他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崇敬及读信后的联想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
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清•阮元《吴兴杂诗》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选科,振兴中学高一年级将组织“理性选科赢未来”主题研讨会.如果你参加讨论,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的含意,针对同学们选科的困惑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选科以及未来人生规划的看法。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00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8岁的青年人在一条小船上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篇章,他们创造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红船精神。
100年后,有一群青年人在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践行红船精神。
100年后,有一群青年人高喊“谁的青春不迷茫”,以“佛系青年”“空巢青年”作为自己的人设,在“躺平”的道路上越来越丧。
作为即将踏入青年行列的高一学子,你对以上材料有着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整合上述材料,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