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50字。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例文阅读和围绕“论证要合理”的写作要求发现例文问题。
2、运用学生和老师的知识储备,帮助例文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
3、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总领句,过渡句等方法使论证结构更清晰。
教学重难点:选择恰当的事实论据
二、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
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
他自称“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所以有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有人说得更直接“好文章就是改出来的。”
活动一
例文阅读,发现问题
近朱者未必赤 近墨者未必黑
初三(4)班 王 雪
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用以指任何人,那一定是荒谬的。因为,环境的好坏从来都不能决定人的成败。
的确,有人认命,过着浑浑噩噩的一生,到头来,没有一件值得铭记的成功的事情。但是,出生于恶劣的环境,不断奋斗,获得成功的人又何尝少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生于魔丸,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是一个魔童,他帮助捉妖,拯救村民,一开始并不被人认可,但他坚持自我,不服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这样一个被人们厌恶的人,保护了百姓,保全了家庭,最终拯救了那一方世界。
不仅如此,遭遇九九八十一难的玄奘,最终取得佛经;众叛亲离的哥伦布,最终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的莫扎特,最终写出了《安魂曲》。由此可见,尽管处于恶劣的环境,人也能做出惊人的成就。而认命,不过是懦夫的借口。
记得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受污染的莲不就超越了恶劣的环境,亭亭玉立,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香气吗?
现代中国,也有了条件优越,却照样不能成功。像汪精卫相貌堂堂,才学也高,最后却做了投向日军的叛徒,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所以,生于平凡的环境,不一定就成为平凡的人;生于特殊的环境,不一定能成为特殊的人。最大的转折点是自己坚持不懈向上的意志,若空有理想而无努力的意志,只是纸上谈兵;若是有意志而无理想,也是盲人摸象。只有兼具理想和意志,付出行动,那便与环境没什么关系了。
A、赏析:
1、在这篇作文中,作者最想表达的观点是______;本文最成功的地方是 ______。
预设:成功之处:运用了较多的事实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有正有反,关于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事例新鲜,有时代气息;恰当的道理论据,把学过的诗文名句能运用到作文中去;试着学习课文中的句式写作等。
过渡: 鼓励让人自信,但一味鼓励就会让人盲目自信。
B、批评:
根据写作要求发现问题
观点是否一致?
提示:(读一读开头中心论点,中间分析论证内容,已经结尾结论部分)
论据是否恰切?
提示:(论据能不能证明论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