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180字。
绝密★启用前
2021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 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当自然哲学家开始将理性探寻与经验研究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科学方法,提出属于科学共同体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宗旨的时候,一种在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崭新文化——科学文化便孕育成长。她是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全新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
科学文化诞生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自由民对纯粹知识、对“无用之用”学问的追求,就培育塑造了西方文化中探究自然秘密的好奇心和理性传统。形而上学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为进一步追求建立严整自洽的逻辑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思维训练。基督教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更是直接酝酿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近代科学以求真、实验、证伪、定量等范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逐渐成为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和精神追求。此后,近代科学以具有强大解释力、说服力的丰硕成果,生动彰显了“知识就是力量”的丰富内涵。科学改变世界,知识激荡人心,科学文化向社会广泛渗透,随之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同样,中国人在认识并改造自然世界的进程中,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传统。顺应自然,注重整体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强调天人合一、生命感悟、欲辩忘言,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她指导中国人有效地与人相处、与社会相处、与自然相处,并造就了历学、农学、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卓越成就。重视整体、关联、综合、包容、感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与强调理性、批判、分析、实验、精确的西方科学文化有着不同的底色。在不同底色上建立起来的科学文化必然有所差别,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需要交流互鉴,相互学习。必须承认,就近代科学而言,中国是落后的,中国尤其需要向先进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弘扬近代科学精神,要虚心,要诚心,要甘当小学生。
中国当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当前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了2.3个百分点,增幅明显。但美国在1999年这一比例就达到了17%,2005年更是提升到28%;同年,瑞典的比例更高达35%。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仍应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化为重点。无疑,我们必须始终重视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审视,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但当前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科学发展的进步意义,加强科学普及,大力弘扬近代科学精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让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摘编自韩启德《中西方科学文化的同与不同》)
材料二
无论是解决“卡脖子”难题,还是消除“数字鸿沟”,抑或是提升大众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的建构。科学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类型,它以现代科学精神为核心,既包含科学的知识形态,也包括科学探索中的理性、求真精神,还包括科学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效应,在整个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学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支撑作用。
发展科学文化能够促进国民核心文化素养提高,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孕育成长于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的科学文化,是科学共同体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
B. 之所以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举步维艰,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视整体、关联、综合、包容、感念的特点。
C. 近年来,尽管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在快速提高,但与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D. 要想让科学创新有效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必须与经济体系、教育体系、生态文明等形成有机网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追求纯粹知识,不应该强调其实用价值。
B. 即使有西方经验作为借鉴,科学文化在中国成为主流价值观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C. 尊重科学、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对人们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有积极作用。
D. 科学文化作用巨大,发展科学文化离不开科学家、青少年、企业、社会共同努力。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符合近现代“科学精神”的一项是( )
A.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 物理学家居里夫人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C. 清代学者阮元说:“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
D.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前段时间,一篇有关“熟蛋返生孵雏鸡”的论文在网络上热传。某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宣称,可通过所谓的“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让煮熟的鸡蛋变回生鸡蛋,且能孵化出小鸡,其论文于2020年6月刊登在国家某正规刊物上。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B.因果关系错误,从材料一第3段的“重视整体、关联、综合、包容、感念的中国传统文化特点,与强调理性、批判、怀疑、分析、实验、精确的西方科学文化有着不同的底色。在不同底色上建立起来的科学文化必然有所差别,各有特点,各有所长,需要交流互鉴,相互学习”来看,“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举步维艰”与“中国传统文化有重视整体、关联、综合、包容、感念的特点”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还我缘缘堂
丰子恺
①二月九日天阴,居萍乡暇鸭塘萧祠已经二十多天了,这里四面是田,田外是山,人迹少到,静寂如太古。加之二十多天以来,天天阴雨,房间里四壁空虚,行物萧条,与儿相对枯坐,不啻囚徒。次女林先性最爱美,关心衣饰,闲坐时举起破碎的棉衣袖来给我看,说道:“爸爸,我的棉袍破得这么样了! 我想换一件骆驼绒袍子。可是它在东战场的家里——缘缘堂楼上的朝外橱里——不知什么时候可以去拿得来,我们真苦,每人只有身上的一套衣裳! 可恶的日本鬼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