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150字。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妙手仁心吴孟超
吴志菲
肝胆春秋半个多世纪,吴孟超的手,改写了肝脏外科史上一项又一项记录。这双手,还让多少人重燃对生命的希望。
这是一双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称为“国宝”的手!
1949年,吴孟超毕业于同济大学,同年进入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上外科军医。1954年,在他工作后的第5年,第二军医大学聘请了裘法祖来做兼职教授。吴孟超终于有机会跟在这位“中国外科之父”身边,学习裘法祖“不多开一刀,不少缝一针”的裘氏刀法。
1956年,当吴孟超转为主治医生开始独立工作时,裘法祖指点他说,中国的肝胆外科还是一片空白,值得去研究。而当时,我国的肝癌患者占到了全世界的40%,是肝癌的高发国家,但国内的肝胆外科却是一片空白,肝胆手术始终因为出血量大、患者容易死亡而成为外科手术的禁区。
从医不久的吴孟超那时正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几乎没有多少犹豫,他把手术刀指向禁区:就是要到这个没有路的地方闯一闯,为数以万计的病人闯出一条新路来!
起初,由于在学校并没有学过相关的课程,吴孟超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渐渐地,他迈进了肝胆外科的大门。为了使中国医学界了解肝外科的基础知识,吴孟超花了大量心血收集资料,完成了我国第一部肝外科译著《肝脏解剖入门》。
在建立人体肝脏灌注腐蚀模型并进行详尽观察研究和外科实践的基础上,吴孟超创造性地提出了“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五叶四段”的理论运用至今,指导了国际上数量最多的肝脏手术,被评为建国以来我国肝脏外科领域的首项重大成就。
不久,吴孟超又一个挑战迎面而来:肝脏手术中,止血技术遭遇难题。吴孟超经过思考、探索、反复试验,创新的火花在吴孟超脑中迸发。他根据自来水阀门的原理,创建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止血技术:给作为肝脏供血“总闸门”的第一肝门安上控制装置。
创新之路延伸到21世纪,吴孟超带领学生开展的肝癌信号传导、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相继投入临床,并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我国肝癌术后5年的生存率,从50年前的16%,一举飞跃到48.6%。国际肝胆胰协会授予他“杰出成就奖”。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因身高仅有162厘米,差点无缘手术台的小个子,日后竟然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肝胆外科大师之一。而今,源于吴孟超的肝脏手术方式,被称为“吴氏刀法”,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神奇的手一次次让生命的希望重新点燃。
医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而肝脏外科的医生所要承担的风险更大。吴孟超说,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具备医生资格的基本标准。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孟超的一双手改写了肝脏外科史上一项又一项记录,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称为“国宝”。
B.吴孟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肝胆外科大师之一,享有“中国外科之父”的美誉,其“吴氏刀法”直到现在,仍被广泛使用。
C.肝胆手术一度是外科手术的禁区,而吴孟超敢为天下先,硬是在这个禁区闯出了一条新路来。
D.肝胆春秋半个多世纪,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大医风范,令人敬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孟超在肝脏外科领域实现了很多个“第一”,这源于他不惧挑战的气魄、潜心钻研的精神和反复实践的毅力。
B.吴孟超创造性地提出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被评为建国以来我国外科领域的首项重大成就。
C.对于风险太大的手术,有的医生劝其为了“晚节”选择回避,可见这些医生不仅医术不佳,而且医德低下。
D.无论是完成我国第一部肝外科译著《肝脏解剖入门》,还是为一名仅4个月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都彰显了吴孟超的高尚医德风范。
3.2012年2月3日,吴孟超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谈谈吴孟超令我们感动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文章概括并分析。
民法典事关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出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有哪些条例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2020年5月28日,中国网《中国访谈》就此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王轶。
中国网:王院长,您好!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
王轶: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①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