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20字。
课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材分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第二篇课文,这一课选了三首宋词,在品读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豪放派与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体会这些词作是如何表现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豪迈悲壮。整首词,辛弃疾选用了大量的典故,用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学习这首词的时候,要注意理解典故的内涵,找到并把握整首词的主旨句。还可以,联系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通过对比理解词人的不同情感。
教学
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中的典故,积累文化常识,把握怀古诗用典的手法,以及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体会用典妙处,从而提升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文化传承与理解:
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
教学重难点 感受用典、对比、借古讽今等手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忧愤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导入新课:
大宋第一热血青年
这个青年一生以英雄自许,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一名声威赫赫的名将,像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一样,驰骋疆场,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这个年仅21岁的热血青年组织率领了2000人的抗金义军。随后参加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
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军向北撤退时,青年于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便亲自率领50骑兵,杀入5万大军金营,活捉了杀害耿金的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
青年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
这个大宋第一热血青年就是辛弃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