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1200字。

  非连续文本阅读
  非文学作品阅读
  2021年10月16日,中国神州十三号飞船顺利发射,班级准备组织一次主题为“太空再长驻  天和探无垠”的新闻阅读活动。小记者小语和文文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你参与,完成小题
  【材料一】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记者余建斌、吴月辉、刘诗瑶)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启为期6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段转移等工作,进一步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二十一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二次载人飞行任务。
  目前,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组合体已进入对接轨道,状态良好,满足与神舟十三号交会对接的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二】
  凌空飞天征寰宇
  ——访神舟十三号飞行员王亚平
  作者: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占康
  航天员王亚平因“太空教师”被大众熟知,这次再度问鼎苍穹,她又将新添不少“首个”标签:中国首个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首次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中国女航天员,以及首个出舱的中国女航天员。
  神舟十号任务时,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一堂为时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利用失重环境演示了多项物理实验。这堂课当时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王亚平也被冠以“太空教师”的称号。此后她经常收到孩子们写来的信件,王亚平说:“这是作为航天员飞上太空之外的最美好体验。”
  王亚平性格细致、认真,这可从“太空授课”看出来。当时在太空最难做的就是水球实验,看到王亚平持续往晃动的水球中注水,地面支持团队都担心水球会否破裂。但最终水球完美呈现,大家由衷惊叹!不仅如此,王亚平事后透露,实际上在准备过程中,更大的水量都曾试验过。
  对王亚平来说,神十任务是她实现飞天梦的起点,她的航天员生涯和太空之旅才刚刚开始。果然,8年后的今天,她迎来了第二次太空飞行。
  面对空间站任务,王亚平再次表现出不怕吃苦、不服输的个性。空间站任务中,出舱是超大负荷的
  为了此次太空“出差”,王亚平携带了乐器、家人和战友的照片、视频,还给两位男航天员提前准备了新年礼物,“我非常期待能再次在太空回望美丽的地球,在中国空间站过一个不一样的除夕,也期待能有机会到舱外去见识太空”。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0月16日)
  【材料三】
  拟订提纲
  采访者要搜集与采访主题相关的资料,预先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主要包括采访者预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这些
  问题应该围绕主题,尽量全面。
  提问技巧
  采访者可以通过寒暄等方式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提问要有逻辑性,可以由浅入深,也可以由主及次。
  提问应简洁清晰,尽量不用长句不用有歧义的句子,少用否定语气。
  【材料四】
  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林西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采访目的 了解太空生活的日常饮食
  采访方式 议论、笔录、录像拍摄
  采访问题 问题1:您好,林叔叔,您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可以先和我们聊聊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的吗?
  问题2:林叔叔,您曾提到宇航员在太空旅行前必须经过地面训练,在太空生活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那宇航员们很在意食物的口感和营养怎么办?
  1.【新闻??标题】
  小语:我发现前两则材料的标题各有特色,【材料一】的标题鲜明、精练地概括了新闻的内容,而【材料二】的主标题更具文学色彩:(1)________。
  小文:我发现【材料二】的副标题解释、补充了主标题的内容,我们也可以给【材料一】加一个副标题:(2)________。
  2.【新闻??阅读】
  小语:【材料一】是消息,【材料二】是通讯,你觉得二者在阅读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文文:__________。
  3.【新闻??采访】
  小记者们准备作一次模拟采访,并拟定了采访提纲,请你从“提问技巧”的角度,对【材料四】中的采访问题作出评析。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奥运金牌背后的科技力量苏炳添的奇迹
  ①“100米短跑提高0.1秒有多难?”“那太难了,我从9.99到9.91秒(提高0.08秒)用了3年时间吧”这是2018年,苏炳添以9.91秒的成绩追平亚洲纪录后的回答。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