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840字。
第五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阅读语段,根据语境填空。(10分)
漫步文苑,寻迹经典。我们赏美景:“水击三千里,①____________________”是庄子对大鹏鸟徙于南冥的奇特想象;“芳草鲜美, ②__________”是陶渊明对桃花源的美好憧憬;“③__________,影布石上” 是柳宗元对空明潭水的由衷喜爱。我们品诗情:从“窈窕淑女, ④__________”中我们领略了古人对爱情的追求;从“ ⑤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中感受到白居易对卖炭老人的深切同情;从“ 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会到杜甫对贫寒士人的真挚关怀。我们悟文理:从“知不足,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然后能自强也”中领会了古人学习的智慧;从“选贤与能,⑩______________”中领悟了儒家对“大同”社会的价值追求。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中华古诗词典jí__①__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__甲__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中华古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是精神源流中最富思想力量的一脉。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__乙__的,失落了诗情画意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华古诗词有尊贵的气质,却以平和的方式潜__②__流在我们的血脉中,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__丙__。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A.籍 B.藉) ②________(A.qiǎn B.qián)
(2)分别为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A.传送 B.传承) 乙________(A.苍白无力 B.虚弱无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3分)
(4)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涵养博大的意韵情怀 ②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③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 ④构筑起民族精神的根基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6分)
送友人
李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简约笔法勾勒出山的静默、水的动态,一静一动,暗示离别的情景。
B.颔联诗人将孤身远行的自己比作“孤蓬”,意为此去一别,自己将万里游荡,无所归依。
C.颈联以浮云和落日为意象,表达诗人与老朋友依依惜别之情,情景交融。
D.诗的尾联化用《诗经》中“萧萧马鸣”这一诗句,加入“班”字,翻出了新意。
4.本诗尾联与下面这首诗的尾联同写送别友人,但营造的氛围却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3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善学者,师逸①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②,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④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释】①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②节目:树的枝干交接处称之为“节”;纹理不顺处称之为“目”。③从容:同“舂容”,即撞钟。④听语: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答。
5.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