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10字。

  高考古诗词复习备考:与重阳节有关的诗歌鉴赏题 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注:本词写于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
  【小题1】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一句,词人是如何抒写自己愁苦之情的?(4分)
  【小题2】这首词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三句,被前人称为“绝佳”,试赏析其语言特色。(4分)
  答案
  【小题1】
  运用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或哀景衬哀情)的手法。词人先由室外深秋季节的“薄雾”、“浓云”等凄凉迷蒙之景引发孤寂凄凉的愁苦之情。又因丈夫不在身边独自在室内“永昼”“瑞脑销金兽”,写整日看着瑞脑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的无聊生活。这样情景交融,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也烘托出了环境的孤独凄凉,更写出了词人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小题2】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不要说不伤心,当西风卷起门帘时,就会发现人比黄花还消瘦。这些语言皆是当时自然的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但浅近之中又用譬喻,以花黄喻人瘦,写出了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和刻骨的离愁。平易浅近而又形象生动,妙绝古今。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外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1]“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