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00字。八年级语文上册《列夫托尔斯泰》素养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跳读并圈画生动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语句,辨别托尔斯泰的美丑。
2.思维发展与提升:为托尔斯泰“画”美丑,提升学生对美丑的辨识与审美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美丑之分辨,让学生感知人性之美丽,不以外貌为依据。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辨别人物外貌的普通和气质的平庸,感知人物灵魂之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美丑之分辨,不以外貌为依据,感知人性之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辨别人物外貌的普通和气质的平庸,感知人物灵魂之美。
三、教学设想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一篇传记作品。作者对人物的外貌描写非常精彩,前半部分凸显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粗劣;到后半段,着力描绘人物的眼睛,展示其灵魂的深邃伟大。层层蓄势,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饱满,反转形成文章张力,给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冲击。
但是,在当今看脸的时代,受许多偶像剧、青春剧、综艺节目等环境的影响,颜值似乎高于能力,颜值高就意味着一切。许多中学生沉迷其表象的肤浅之中,不能自拔,完全忽略最本质的东西。对学生审美价值观造成了不正确的引导,无形中就像一把匕首,刺入学生空洞的心灵和敏感的神经末梢,使其麻木而不自知。鉴于此,可以利用这一课给学生最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通过分辨形象的美与丑,直击人性的善与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苏联伟大作家 高尔基曾说过: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的确,在十九世纪终了之时,俄罗斯政坛阴霾重重,托尔斯泰这颗抚慰人间的巨星,以他敏锐而犀利的目光,吸引并思抚了青年的心魂。是的,他是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你想知道他的外貌吗?那么,请你看看作者是怎最新美样用入木三分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的,请你跟随作者的笔端,来解读托尔斯泰的那双智慧的眼睛,进而感悟他的人格魅力。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犹太工厂主家庭,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代表作品有:小说《看不见的收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作家》《罗曼•罗兰》等。
1928年,茨威格接到苏联作家协会的热情邀请,对苏联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访问。当时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周年诞辰。茨威格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列夫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感受到了托尔斯泰为揭露社会现实、反对农奴制所作出的努力,深深地折服于他卓越而深邃的精神世界。回国后,他把这种感情熔铸在了他的著作《三作家•托尔斯泰传》中。(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这篇传记中的节选部分。)。
2.背景介绍
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但他的一生反而因其的身份无比痛苦。他把私人财产分给农民,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地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家庭危机后他离家出走,这一次离家出走却让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